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北京教育(高教版):本科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人才培养为例

北京教育(高教版):本科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人才培养为例

信息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发布时间:2015-12-01|文:王关义、魏荷凤

    摘 要: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环节,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北京印刷学院联动机制建立的背景和综合指标的应用,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招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联动机制;人才培养;建设;改革

    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环节,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已成为高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也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三个杠杆的调控,使高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市场直接对接,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这是高校改革尤其是行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趋向。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

    招生、培养、就业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又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反过来又影响到学校生源质量和学校的声誉。北京印刷学院积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就业质量对学生培养质量和招生计划的指导作用,以人才培养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1.量化指标

    设立由“专业招生录取一志愿率、专业净转学生比率、专业学业警示学生比率、专业初次就业率”四个指标构成的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作为联动机制的量化指标,四个指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专业招生和就业的真实现状,科学调控招生规模。具体计算公式为:

    综合指标(%)=专业招生录取一志愿率 × 权重 -(专业净转学生比率 × 权重 + 专业学业警示学生比率 × 权重)+ 专业初次就业率 × 权重。

    其中:专业净转学生比率 = 该专业转出学生所占比率 - 该专业转入学生所占比率 ;若该专业中有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上环节的四个指标计算专业人数时给予扣除。

    2. 综合指标的应用

    每年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专业进行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评估,对招生志愿不足、转出比例高、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综合评价位于当年招生排名后三位的专业要给予亮黄牌警示,连续两年黄牌警示没有好转的采取亮红牌停招,同时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专业重组或申办新专业。

    受黄牌警示的专业次年综合指标未排在最后三名的,原则上应给予摘牌。摘牌当年安排招生计划时有扩招需求的专业,学校予以倾斜。若该专业学科背景差,且该专业的培养规模已压缩至最小自然班,当年即红牌停招,第二年是否恢复招生,可由学院根据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向学校申请。若该专业有很好的学科背景,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且本年度招生规模较大的,可暂不实施红牌停招,将第二次黄牌警示,并大幅度缩减招生计划,减幅达 30% 以上直至最小规模(30人自然班)。对连续两年被黄牌警示的专业,第三年仍未达摘牌条件的,不论其专业所依附的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如何,一律红牌停招。被红牌停招的专业,以后需要恢复招生的,可由学院根据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整改报告和恢复招生的申请,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达到恢复招生条件的,可恢复招生,但招生计划安排不能大于 30人。

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途径及保障机制

    1.紧跟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在设置和调整本科专业时,应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科学合理地设置招生专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应及时给予更新、调整或停招,同时适时增加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吸引优秀生源。

    2015 年,北京印刷学院本科专业总数达到 28 个,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 4大学科门类 14 个专业类,其中包含 4 个数字化专业及网络与新媒体、摄影等新兴专业,整体专业布局日趋合理,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在编辑出版学、英语、包装工程、印刷工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设置辅修专业。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学校于 2012 年底启动了一本招生的申请工作。截至 2015 年,学校已在北京、河北、吉林、安徽、河南等16 个省市全部或部分专业获批一本招生。2014 年,学校共录取本科新生 1,457名,一志愿报考人数为1,359人,所占比例为 93.27%,同比增长 8%。在文科专业招生的 24 个省市中,录取平均分高出一本线的省份有 16 个,在理科专业招生的 29 个省市中,录取平均分在一本线 10分左右的省份有 16 个,生源质量有较大提升。

    2.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加强专业建设,制定明确的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和核心,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专业建设包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实验)教学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条件与设施保障、教学管理及监控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等。

    自2006 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学校始终贯彻“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方针,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系列教学成果取得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参加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积极性;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2 个市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申报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并获批。5 个工科专业将陆续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 年,学校已完成 2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 个北京市特色专业、5 个校级特色专业及其他11个本科专业的评估工作。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总结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成绩和薄弱环节,制定科学完整的专业建设规划指南,以期更好地规范专业建设,指导各个专业良性发展,平衡专业之间的差距,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安排,是保证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运行、评价教学质量等的依据。因此,高校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于 2007 年、2011 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改动,各专业毕业学分由 200 学分降至 180 学分。2015 年,学校又启动并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坚持“三个十”的思路,即每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至少要调研国外 10 所高校、国内 10 所高校的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后学习借鉴,同时还要调研行业 10 家骨干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意向,邀请这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采取“1+2+1”模式,前期按学科大类实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后期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的选择性教育。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避免课程的交叉与重复,适当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学校相继开设了“毕昇卓越工程师”“机械卓越工程师”“韬奋实验班”等,分别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5 年,学校再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本次修订进一步突出了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明确了卓越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标准。通识选修课体系增设校本特色课程“印刷概论”“出版概论”“艺术概论”和“大学语文”。积极推动与其他高校的专业群建设,启动实施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通过设立“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外培计划,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2014 年,学校共派出 85 名在校学生赴境外进行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双向交流总人数达到 94 人,比2013 年增长 16.3%,在规模、数量、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

    第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重视并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自2001年起已立项资助教师市级教改项目24 项,校级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900 余项。教改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 13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71项。制定实施《课程评估方案》,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目前已有市级精品课程 5 门,校级精品课程 100 余门。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创新实践项目,近两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北京市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资助总金额达200 余万元,学生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显著提高。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学科竞赛成绩显著,2014 年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 300人次。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家、企业专家到校讲授实践教学内容,部分课程或实践教学放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目前,学校已经建立 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 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 150 多家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活动,也为青年教师认识行业、走进企业建立了平台。

    第四,建立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专业建设及改革,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教学管理需要,亟需修订和完善。高校应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于 2014 年对现行《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及附属文件《考试违纪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体育教育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订。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兴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专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了规范转专业工作,制定了《北京印刷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规范了转专业工作。《办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可有两次转专业机会,扩大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对各教学单位的操作程序和课程学分认定进行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49万,比 2014 年增加 22 万,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为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学校建立了“校领导主抓、就业中心统筹、院系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以优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拓宽就业渠道为保证,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抓手,形成了“就业管理、市场开拓、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创业教育 ”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2014 年 10月 31日,共有 1,350 名 2010 级本科毕业生落实了去向,初次就业率为 96.70%。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学校各个培养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招生、培养、就业是关键所在。做好招生工作是保证生源质量,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良好的就业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为推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顺利实施,今后学校将继续推动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专业预警制度,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专业认识等方面的指导,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本文系 2014 年北京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行业特色高校设立人才培养特区与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4-lh05

参考文献 :

[1] 王英,万庆生,韩文灏 .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 青岛理工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探索大学创新创业与充分就业相融合的工作新路 [J]. 大学生就业杂志 ,2013(2).

[3] 黄兆信.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1).

[4] 蓝维鼎. 高校学籍管理改革创新要“以人为本”[J].教书育人,2010(9).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