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北晚新视觉网:我和《答记者问》之间故事

北晚新视觉网:我和《答记者问》之间故事

信息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发布时间:2016-09-29|文:吴思岐

    《朱镕基答记者问》(精装光盘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主要包括: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在境外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等。朱镕基同志已将本书的全部稿费捐赠给实事助学基金会。

作者:吴思岐


《朱镕基答记者问》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新闻学子,我在阅读本书时可能更多地将自己置于记者的位置。通读下来之后,我发现所有的记者提问都有一个问题——好像所有记者提问的称谓都是你,而不是您。我想我们已经习惯称呼比自己年长、职位高的人为您,恨不得大学社团里大二的管大三的都称呼为您,为什么记者们面对一国之相时却失了分寸?后来在阅读本书的出版始末时,我才知道朱总理在审稿时将所有的您都改成了你,原因是总理称记者为你,记者也要称总理为你,二者位置平等,没有高下之分,摆正了政府官员对待媒体的基本态度。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其实比比皆是,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提问时放弃了秘书起草的回答,称之为"标准答案",要直接回答记者提问,包括朱总理为《焦点访谈》破格题下的"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词,都显示出总理平等、开放、真诚的媒体观。即使过了18年,这句话仍然像新闻史上一盏明灯,鼓舞着后来的记者们履行调查真相、舆论监督的责任。

    除了真诚地面对媒体,更为打动我的是朱总理的风趣幽默。现在是一个段子成为传世文学体裁的年代,语言魅力被无穷地放大。比如在前段时间的南海争端中,外交部发言人因为机智的应答、高超的语言技巧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支持,网友给他们起了一个相当偶像化的名字叫做"外交部天团",称自己是"好不容易躲过了那么多偶像团体,最终却拜倒在外交部天团的西裤下"。

    那么论起幽默这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朱镕基总理也算得上是前辈了。在一些严肃尖锐的问题上,朱总理往往能用一番幽默的话语化解。这一特点在本书的第二章——朱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记者采访时有集中的体现。在和克林顿总统的联合招待会上,他回应自己为何在中美关系紧张时还如期访美是"既然你们有气,我就来给你们消消气",用简单的人际交往原则回应国际问题,举重若轻;和一国之相的地位相比,朱总理会自嘲,说自己是脾气不好的普通人,洋溢着极高的人格魅力,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有种"反差萌"。

    我上微博搜索大家的看法,有一条四分多钟的视频,剪辑了朱镕基先生在担任总理时答记者问的经典回答,获得了两千多条转发和赞,最高播放量达到了150多万,时间过去了13年,我们仍然感动于朱总理的鞠躬尽瘁,也正是朱总理让记者招待会变得令人期待。这五张光盘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宝贵的收藏,这次,我也能透过画面穿越回现场感受新闻人的激动和紧张了。

(作者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韬奋实验班的大三学生)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原文链接:https://www.takefoto.cn/viewnews-929095.html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