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印业智能化升级待破题

印业智能化升级待破题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布时间:2018-07-19|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第6792期 D01版
 培训班学员参观数字化印刷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观摩RFID标签打印机。  本报见习记者 肖睿 摄 

    "答疑解惑,学以致用。"来自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的学员左明明在日前由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主办的印机行业智能制造培训班(第二期)上如是表达心得。他说,聆听和学习各位专家分享的关于行业智能制造的内容,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很有指导意义。

    对于像左明明一样的从业人员来说,在印刷企业推进智能化进程中究竟面临哪些疑惑?又该如何解决?《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培训班上听到了对这些疑惑的梳理,以及解惑之道。

    提不出定制化需求 怎么破?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理事长陈邦设甫一开始,就提出了目前印机行业面临的难题。"智能化鲜明的特征之一是个性化,但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印刷企业无法从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上提出满足企业发展的智能化方案,印机企业无法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这是需求和供给无法匹配的问题,智能制造人才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陈邦设说,印机制造行业能够快速发展,不仅在于装备制造企业,更在于印刷企业有一批智能人才。"作为一家提供智能化方案的服务商,我们希望所服务的印刷企业中有懂得相关知识的人才,能够提出具体的智能化需求,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推动智能化实施应用。"

    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在授课中就行业人才匮乏这一现象,同样表达了他对优质人才的重视。罗学科说,在国家大环境下,印刷行业智能制造势在必行,其中缺乏优质人才是难关之一。此次举办智能制造培训班是为培养智能专才,在日常的教学中,北京印刷学院也注重培养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专才,同时招收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等15个国家的留学生,为印刷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和行业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当然,专才的培养不能只靠理论教学,实践也是重要途径,如开展校企合作、联合科研攻关等。北京弗莱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邵宜斌告诉记者,弗莱达科技与北京印刷学院一直保持深度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工厂"软"实力不够 怎么解?

    关于智能化,业界早已开始探讨与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副理事长王继宏认为,智能化必须实现系统到系统的连接,它不是单元的自动化,而是整个工厂的集成,必须环环相扣。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重硬轻软’问题凸显。"王继宏分析说,智能化不等同于"制造业+网络化/自动化",其中漏掉了最关键的因素——软件开发,这是目前企业推进智能化的核心。陈邦设也有相同体会,"推进印刷企业走智能化的路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核心问题就是‘两化融合’,即装备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软件之间的融合。"

    难题点出来了,究竟应该如何解决?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永林分享了他的观点。"从印刷企业自身来讲,首要的是做好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李永林说,这其中更强调以务联网为核心,将企业的流程、生产和服务关联起来,对制造任务和设备资源都要进行调度和计划,突破工厂和车间的概念,实现软件化服务系统的互联。

    "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首要的是实现互联互通。"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鑫也着重强调了"软"的重要性。他认为,互通互联,需要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网络模块化、集成化、一体化,使设备间协作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分析产线设备管理、关键设备远程运维、企业运营分析等方面的大数据,在数据分析方法及平台上得到新价值。

    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 怎么补?

    "创新能力的薄弱是阻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一语道出了目前印机制造行业发展的难点。

    他分析道,造成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引进和模仿的快速效应弱化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使应用者产生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心理;创新性研究因缺乏应用的制度保护,使创新者丧失研发的动力;研发成果生产化率较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与发达国家40%—50%的转化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齐元胜说。

    如何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智能化创新能力?齐元胜认为,建立标准化体系是关键。目前国家已发布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在系统层级、智能功能和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标准化体系架构。印刷业可以结合国家标准,契合行业特点进行标准化建设,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但是,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一家企业,即使是"独角兽"企业也无法完成整个链条的创新。李永林表示,印刷行业必须群策群力,产学研各界创新团队优势互补、共享成果,联合打造协作平台、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的转化平台,才能为智能化变革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场景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

来源:新闻出版广电报
链接:https://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8/epaper/d6792/D01/201807/89313.html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