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李桐: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李桐: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访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桐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15-07-06|文:秦靓婷 聂慧超

    李桐是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这是北印教师首次获得该比赛最高奖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最初的梦想

    今年是李桐进入北京印刷学院工作的第八年,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既继承了家庭传统,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由于家中父辈一代共有8名教师,李桐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陌生。耳濡目染使其心向往之,本科时期他选择了师范类院校,浓厚的氛围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

    怀着对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景仰之情,他一直在进步和成长,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也更加丰富,在教学中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谨记一日为师,就要为人师表,率马以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此次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李桐经历了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三重比赛的严格把关,才最终脱颖而出。他坦言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2010年他曾参加过校内赛并获得三等奖。几年时间里,不服输的个性让他从未停止脚步。在其他老师的提点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李桐不但在2014年的校内赛获得理工组一等奖,而且在今年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及最佳教案奖和最佳演示奖。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教育工会主办,每两年一次。自开展此次比赛以来,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且大多已成长为高校的教学名师、管理骨干、科研专家。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品牌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参加如此高水平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只有一次机会,因此所有参赛选手都精益求精、认真准备。如何体现北印的教学特色从而吸引专家评委是李桐前期准备的重难点。由于赛事级别很高,在课程难度设置和创新改革方面也需要认真思考。此外,参赛时面对的不再是本校学生,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更应该注意因材施教。

    比赛中,每位老师利用20分钟时间构建一段完整的课程内容,比赛评委由11位专家评委和9位学生评委组成,对现场教学演示和教案设计进行评分。针对这两个评分项,李桐进行了不下几十次的试讲和教案修改,并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工业大学的李晓阳教授、北印督导组的各位专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老师们进行现场点评。通过多方面的不断努力,20分钟的课程终于趋于精致完美,李桐也将最好的教学设计展现在大家眼前。

    孙玉秋作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兼职委员,全程负责李桐参加北京市比赛的赛前准备和辅导工作,亲历了李桐在筹备比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付出的心血,"对于这次参赛,李桐不是为了僵硬的完成某项任务,而是将它看作一件具有正能量的、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充满意义的事情。"

    孙玉秋讲到,二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李桐有时甚至忘记吃饭,在周六日休息时也会继续探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细节,避免出现任何纰漏。李桐十分珍惜任何一次赛前演练的机会。孙玉秋记得,在去对外经贸大学拷贝转件时,由于第一次拷贝的程序运行不畅,只好等到68组选手全部拷贝完之后再进行重新安装,等待过程中,李桐利用身在现场的机会,寻找黑板没被占用的空隙,模拟比赛现场的板书练习。由于比赛时,参赛选手需要将五十分钟的课程内容提炼压缩在二十分钟之内,李桐为了将知识框架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生动的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具有深度、延展性和技术性,他多次寻找与比赛现场相似的场地以便熟悉环境,认真地模拟着比赛时的语气、神态、写字的动作,甚至放粉笔的位置,考虑了各种细节问题,甚至可能出现的意外境况的处理方案。尽管比赛已经耗费他大量的精力,但他在负责指导毕业论文答辩的相关工作上毫不懈怠,并给予学生自己能够提供的最大帮助。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李桐非常感谢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关怀与培养,感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工会和人事处老师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感谢许多专业老师和同学们对他赛前试讲提出的宝贵意见,使他在比赛中能有出色发挥。比赛也让他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基本功上的不足,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并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站得比人高,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李桐认为,一名优秀的选手后面,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教研团队。他对每位老师对这次比赛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

    "比赛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它更属于我所在的学校。"李桐说,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很多方面仍然有欠缺和不足,正是因为其他人的倾囊相授才让他快速地成长。今天取得的成绩是荣誉,是收获,更是一份感恩与回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在谈到教学时,李桐说他和很多老师一样,也曾被同学们分散的注意力所困扰。尤其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教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实践课程,如何把握实践教学的难度、时间,让每个学生有效参与,李桐说自己现在有了一定的经验——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的便捷,他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有效避免了学生缺课情况。前期制定详细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规范操作,难度的梯度上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充分发挥课堂价值。

    李桐坚信,只要教师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同时又有"干货",有真正的知识,那同学们开小差的可能性就会很小。所以说,与其去抱怨学生,不如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的知识含量还有生动性。教学形式多样化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仍然是教学的不二法门。把课上好,是对一个老师的最低要求,但同时也是最高要求,科研、比赛等确实是提升自身的途径,但最终还是应该回归教学本源,让学生获益。

    孙玉秋对李桐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虽然年轻,但对工作拥有巨大的热情和上进心,对事情具有独特的见解,在团队合作中往往关照理解他人,普遍受到师生的喜爱。在此,祝贺他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希望他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保持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同时也希望他通过此次比赛获得一定的成长,获得新的认知,激励后来的青年教师们不断积极进取,提高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策马扬鞭自奋蹄

    此次比赛,李桐虽然获得了一等奖,但他依旧不改谦虚本色。他说到,与其他名校参赛教师相互砌磋、相互交流的过程使自己收获颇丰,这远远比奖项本身更有分量。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他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理念,对课堂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主动进行教学内容深耕,真正打造有内涵、有价值的"精品课堂"。

    同时,李桐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此类教学基本功大赛,这不仅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也是检验自己教学水平的平台,以谦虚的态度博采众长,将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自身各方面能力提高,才有可能把知识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相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积极行动。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