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民盟中央课题“季羡林研究”研讨会在北印召开

民盟中央课题“季羡林研究”研讨会在北印召开

信息来源:统战部|发布时间:2017-10-30|文:张文红 张凯默

    10月27日下午,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民盟历史人物季羡林研究”研讨会在北印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赵盛伟,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民盟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李怀方,民盟北京市理论研究室干部梁彬,大兴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易艳萍,民盟大兴工委副主委李广瑞、邓俊英,季羡林研究专家梁志刚、王佩芬等20余位领导、专家及师生代表出席。研讨会由学校党委统战部和民盟北印支部主办、统战部副部长鞠华主持。


赵盛伟与专家交谈

    赵盛伟会见了李怀方、季承等专家,对他们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健康祝愿,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课题组在前期申报及会务筹备方面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和及时,对于季羡林先生研究和学校统战工作深入开展大有裨益。希望大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交流、畅所欲言,为本课题的研究和开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拓展思路。

    民盟大兴区统战理论研究会主任、民盟北印支部副主委张文红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基本情况。该课题将以季羡林先生的民盟活动、社会活动和求学、治学为研究线索,系统梳理季羡林先生作为优秀盟员的精神风骨和卓越品质,昭示后辈。季羡林先生求真务实的品格,热爱祖国和世间万物的大爱情怀,不停深究的学术研究方法,严苛的教学思想,贯穿一生的刻苦与勤奋都体现着其思想的精髓,推广传承先生的学识和品格是该课题的重要任务。

    季承表示,季羡林先生作为新近的历史人物,尚缺少恰当的研究和评价,对课题组各位学者的积极努力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对课题组给予厚望,希望能够传播季羡林先生的文化精神遗产,挖掘其文化品格的内涵,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评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并有所超越,对季羡林基金会的成立有所助益,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推力。

    梁志刚表示,季羡林先生传道受业解惑,铁肩担道义,铁肩担教义。先生作为资深教授,爱护后学,甘为人梯,自己能在先生门下读书,是人生幸事。先生敢于担当的风骨,是自己一生做人的标杆,也是自己一世的精神家园。先生作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恰如其分的研究,认为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王佩芬介绍了季羡林作品版权现状和季羡林读书会活动。她认为,季先生的为人治学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有深入挖掘的必要和意义,与当今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有多层次契合。


左上:张文红;右上:季承;左下:梁志刚;右下:王佩芬

    邓俊英代表课题组表示,感谢市区校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将以新视角、新方法全面看待季羡林先生,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研究和评价先生,深入探究先生作为民盟会员和中共党员这一双重身份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工作,启迪后人,弘扬正能量。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课题组会全力以赴深入研究,做到有成果有创新,拿出保质保量的研究成果。

    民盟北印支部盟员、西红门镇挂职副镇长、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巫建表示,自己一直十分敬佩并认真学习季羡林先生作为学问人的精神,抓住一个小问题深入研究。先生毕生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振臂疾呼,是一位文化交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先生的大爱情怀,对于解读东方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进大兴区工委高教支部委员、艺科出版社编辑李响表示,自己对于梁志刚先生于精神家园中得季老做人标杆丈量天地十分倾羡,对于季羡林先生“治学矢志不移,讲理坚持到底;自谓教授学者,大小不由人说;由杂而博,汇通变通;不尚虚妄,考据为证”的治学精神由衷敬佩,也愿意尽力协助和参与服务本课题研究。

    北印博士后张凯默代表北印广大“季迷”研究生表示,自己感喟于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的品格,今后也将沿着季先生倡导的做真学问、抓住一个研究问题不放、持续追踪的为学道路砥砺前行。


发言者:左上:邓俊英;右上:巫建;左下:李响;右下:张凯默

    李广瑞代表民盟区工委向与会人员参与课题研讨表达感谢,对课题组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课题组认真听取和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早出成果,拿出精品。


李广瑞发言

    易艳平指出,大兴区委统战部对于民盟北印支部作为研究主力承担本课题寄予厚望,也充满信心,将为课题调研等方面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希望课题组能够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易艳平发言

    李怀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季羡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盟员,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盟的优良传统。课题组应广泛和细致地搜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全面深入地做好这一课题。希望更多的歌迷、影迷和电脑迷,通过关注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学识和为人,都能成为一名“季迷”。季老提出的“大国学”的概念,这是一种思想境界,而非具体的,超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际,其实也隐含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的走向。


李怀方讲话

    据悉,“民盟历史人物季羡林研究”是民盟大兴统战理论研究会与北京印刷学院民盟支部联合申请,2017年度获得立项的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是大兴民盟和学校统战理论研究首次获得的中央级研究课题。2017年,民盟北京市委共获批两项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立项课题,另一项“民盟历史人物梁思成研究”由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负责完成。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民盟大兴区统战理论研究会成员、民盟大兴区及北印支部部分成员、北印民进会员等其他统战人士及部分研究生代表。


参会人员合影

附:季羡林先生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曾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995年11月,季羡林在北京亲自创立”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以来,对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外文化融合以及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