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现代教育报:光荣!首都高校服务国家盛典

现代教育报:光荣!首都高校服务国家盛典

信息来源:现代教育报|发布时间:2025-09-05|文:现代教育报 |编辑:李雨兴 曹文露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无数年轻的身影闪亮现场,他们来自首都各所高校。从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策划创意,到核心装备的研制工作,再到合唱团演出服装及观礼包设计……在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中,首都高校勇于担当,出色地完成服务保障工作,贡献了首都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他们让青春因使命而闪耀,梦想因担当而璀璨。

图片

北京理工大学硬核科技为国铸利剑

在盛大的阅兵仪式上,由多个首次亮相的“大国重器”组成的装备方队铁流滚滚,这背后凝聚着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硬核科技力量。从核心装备研制到数字仿真保障,从广场青春放歌到现场志愿服务,北京理工大学师生以实际行动,为这场盛典贡献了“北理工”智慧与力量。

图片

此次阅兵中,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深度参与了多个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核心装备研制工作,为重点装备核心性能突破注入了创新动能。在此次大会服务保障工作中,北京理工大学数字仿真团队54名师生承担了多项核心任务,依托虚拟仿真系统,构建三维场景模型,对转播机位部署与镜头效果进行多轮验证;通过信息化手段高效完成座席安排与人员管理;建立全流程仿真模型,实现对人群集结、转场及疏散过程的安全模拟与优化,为重大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与保障。此外,学校还从严选拔90名政治素质过硬、形象气质优良的学生骨干代表,组成了“延韵新声”学生合唱团,以高标准推进每周校内排练,向纪念大会献上青春礼赞。学校还动员组织百余名师生,在各个服务保障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和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坚持把先进技术写在祖国尖端武器装备上,把创新成果应用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校科技报国、矢志强军的使命担当。

中央美术学院为年号台创设新色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中,天安门广场的景观布置遵循“尚中”原则,以北京中轴线为主要通道,两侧对称布局。在颜色的选择上也相对统一且庄重,分别是红、金、绿。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座年号台,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两侧,宛若两扇矗立的大门……

图片

此次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设计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策划创意。学校统筹多学科力量,组建跨学科策划团队。策划团队花费了半年时间,在上百个设计方案中反复研讨挑选、细化落实,年号台的最终呈现,让人眼前一亮。策划团队以“众”和“城”为主要设计元素,把纪念大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反映到会场布置上。从半空中看去,“众”字造型观礼台沿中轴线红毯向南汇聚到“钢铁长城”造型的年号台,并延伸汇聚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寓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夺取抗战伟大胜利。渐变色“曙光红”是设计团队专门为年号台原创的新色号,寓意曙光照耀长城烽火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光明、走向胜利。观礼台颜色由3个“人”字构成意象化“众”字造型,分别采用了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3种颜色。年号台左右各7只和平鸽雕塑。设计人员在深入分析了鸽子的骨架结构后,最终确定通过圆雕加浮雕的方式还原和平鸽活灵活现的姿态。

北京服装学院“单量单裁”3000套合唱团服装

5个小组历时57天,设计近500个服装款式供选择;两周内完成全体参演学生体型测量,“单量单裁”3000余套服装;多次赴广州沟通试制观礼包样品,敦促企业在31天内生产7.5万只产品……本次纪念大会,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团队精益求精,打造出了“铁血灰蓝”合唱团演出服装与“和平80”纪念大会观礼包,设计工作赢得了广泛赞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了解,合唱团服装设计由该校邹游教授领衔,共组建了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5个小组,历时57天设计了近500多个服装款式,经过指挥部多次评审确定了最终方案。这期间,设计团队完成了多种面料筛选、颜色印制与调试,以及多轮样衣版型修正与工艺细节优化工作,在两周内研发出首批30余款样衣,并及时完成全体参演学生的体型测量工作,实现3000余套服装“单量单裁”。此外,团队还不断优化服装、鞋品、腰带等品类的设计,赋予其美观性、舒适性、实用性、环保性与科技内涵。“服装设计紧紧围绕‘众志成城’这一核心主题,结合纪念性、文化性、民族性、整体性和时代性特点,通过削弱装饰性、强化结构语言、质朴的服装色彩,将时代记忆转化为可穿戴的叙事。”北京服装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学校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承担了“和平80”纪念大会观礼包设计任务。观礼包的设计既要实用、功能性强,又要融入历史纪念的庄重意义。团队提出的设计方案在22天内经过6次评审,最终才确定下来。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7.5万只观礼包在31天内顺利到达北京入仓。

北京印刷学院志愿者服装闪耀“北印”设计

在这场隆重的纪念活动上,4000余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套兼具辨识度与实用性的服装背后,藏着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团队创新攻坚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学院出版物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教授夏小奇的带领下,师生团队按照主题鲜明、庄严庄重、简洁安全的原则,设计完成了志愿者服装及配套物资。通过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突出“众志成城”主题,力求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传递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的时代责任,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服装核心图形为14条有力向上的线条,象征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上衣的领型与抗战时期八路军军装领型特点相结合,为小立翻领款,简约庄重大气。腰包与上衣色调和谐,上衣暗纹选用古代盔甲上的玄甲纹进行处理,通过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玄甲纹的人字形连缀,象征众志成城的主题;上衣肩袖借鉴了中国传统礼仪以左为尊的理念,左侧肩袖留白,表达志愿者“虚左以待”的精神,以示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志愿者服装设计中的艺术性体现在强化主题、形式简约、款型舒适、功能齐备上。其中,裤子的款式整体色彩为浅灰色,与广场地面及整体色调匹配度高。裤缝饰有蓝色渐变条带,既呼应上衣色彩,也在视感上突出志愿者的挺拔感。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化建模保障全真模拟预演

在9月3日盛大阅兵现场,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绿化景观及数字装置的设计工作由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来完成。此次任务是该校美术学院首次涉足国家级重大活动视觉设计领域。接到任务时距方案汇报仅剩3天,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面对挑战,学校设计团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24小时轮班上阵,同步推进创意构思、技术推演与实地测绘工作。教师主导整体框架与主题把控,学生发挥数字建模、细节深化优势,师生协同攻关,最终在48小时内高质量完成7套方案设计。设计引入虚拟预演技术动态模拟方案,精准测算不同视角效果,涵盖了观礼台结构优化、主题景观布局、LED数字装置交互设计等核心环节。和平之翼”“勋章荣耀”“伟大旗帜”……一个个高质量设计既精准匹配庆典需求,又创下了学院重大任务响应速度新纪录。此外,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数字媒体学院前期还承担了为阅兵预演提供保障的任务,利用数字化建模精准还原三维场景,实现1:1全真实模拟预演,为阅兵活动的精准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图片

模拟工作内容涉及参与阅兵的45个方队、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的调度,数据庞杂、技术难度大。学校工作专班通过上万条数据测算、上千次试错、数百个模型推演,最终精准还原了参演方队、军车编队等动态元素。所有模型数据均具备精确的物理坐标和空间位置信息,在虚拟世界里建立了一个完美的数字化孪生场景,为指挥部的决策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参考。

北京舞蹈学院387名演员参演文艺晚会舞出爱国情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本次文艺晚会主创团队首次启用了“80后”年轻艺术家担任总导演,同时也有大批“90后”的年轻编导参与创作。在演员方面,晚会以文艺院团的年轻演员和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主,“00后”的演员在参演人员中的比例超过了50%。其中,北京舞蹈学院387名演员参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序幕、五个篇章、尾声的18个节目,贯穿整台演出。

图片

除了387名演员参演外,学校副院长肖向荣是纪念活动策划设计部副部长、广场活动部副部长。文艺晚会总导演周莉亚、韩真是北舞杰出校友,舞台美术系主任任冬生为舞美总设计,专业课教师谢飞、李文祺、成永萍等为一篇章编导,编导组成员和主要演出单位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生,“北舞人”为晚会贡献了“北舞力量”。学校将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作为“学研创演”育人体系和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实践。学校党委书记为师生讲授“排练场上的大思政课”。院长勉励师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党和国家最高舞台上为学院争光。学校200名教师轮流值班,班主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任课教师等全员参与。此次活动中,优秀学生递交51份入党申请书,24份入团申请书。学校全体师生以舞报国,书写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舞院故事。

首都师范大学分指挥团挥出华美乐章

在纪念大会的中心表演区,由首都40所高校3000名学子组成的合唱团唱响天安门。在分指挥台上,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分指挥团队身穿演出服,佩戴白色手套,分散站于合唱方阵之中。他们犹如定海神针,带领每个方阵的合唱队员同时起拍、呼吸、发声、收拍,挥就青春华章。

图片

学校分指挥团队在高效完成校内集训和高强度封闭训练的基础上,面向参与汇演的40所高校开展下校合唱辅导,全力投身片区合练、千人合练、联合军乐团合练、全要素演练等重要环节,为整体演出提供了坚实保障。参与分指挥的学生分别来自学校指挥、音乐教育、声乐等专业,都是“00后”,甚至还有“05后”。4个多月的集训里,“每天训练10小时,挥拍两万次”是他们挑战极限的日常。训练期间,老师还带领学生学习抗战历史、分析音乐作品、观看主题电影、开展党日活动……完成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首次设立3000人合唱团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凭借优势专业,独立承担合唱指挥任务。在历年各项重大任务中,学校分指挥团队以“精益求精万无一失”为标准,系统构建出一套成熟的国家庆典合唱分指挥人才培养体系。活动中,分指挥成员以最饱满的状态、最坚定的意志和最专业的技艺,将先辈浴血奋战的呐喊与新时代的奋进强音,共同汇成了撼动人心的青春乐章。

北京警察学院放飞八万羽和平鸽

9月3日上午,阅兵活动结束后,《歌唱祖国》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伴随着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全场瞬间沸腾。和平鸽在广场上空短暂盘旋,带着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殷殷期盼,朝东西南北四散;红、橙、黄、绿、深蓝、浅蓝六色气球在空中形成球幕,宛如烟花,向抗战胜利80周年致敬。

图片

据悉,参与此次鸽子和气球放飞任务的是680名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今年6月开始,兵分两路进行严格训练。由于阅兵活动当天12辆鸽笼车被分置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两拨鸽子放飞员中间隔着几百米,想要同时开启鸽笼,只能靠旗语指挥。虽然只是开笼、闭笼几个简单动作,但真要实现整齐划一,一点儿都不容易。在训练中,学生们不气馁,一有机会就练习,集中精力磨合彼此的默契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9月3日这天,随着信号旗啪的一声落下,12辆鸽笼车的笼门同时开启,分秒不差。气球组的学生们同样铆足干劲儿,反复训练着充气球的速度和质量。根据工作安排,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负责450个气球的吹制与结绳。他们需要在平均7至8秒内完成一个直径标准为26厘米的气球,以方便气球既不易发生爆裂,又能快速升空。学校治安系大一学生陈俞坤经过两个月的苦练,右手食指已经生出了一层老茧。阅兵活动开始前,他只需要2秒多一点的时间,就能将一个气球打结完成。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2RAwyasmS0rWH3lhQSwPUg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