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之窗:首都高校师生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宣教之窗|发布时间:2023-03-07|文: |编辑:苏晓杭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首都高校师生通过多种渠道时刻关注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校园迅速汇聚成为舆论“强磁场”。
清华大学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报告特别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对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清华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教育自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支撑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深化与企业、政府、研发机构合作,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长 王希勤
非常欣喜地看到,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好成绩!这充分证明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作为新时代青年,未来定将倍加努力拼搏,见证和投入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能动系2019级直博生 杜秉霖
中国人民大学
2023年两会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历史性盛会,大会主题鲜明、承前启后、内容丰富,为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凝聚了磅礴伟力、锚定了奋斗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入透彻、谋划未来科学明确。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为此深受鼓舞、倍感自豪。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实际行动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贡献,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党委书记 张东刚
跟随着李克强总理的讲述、对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之后,我想用两个词语来概括我自己心中的感受。一是“韧性”:李克强总理提到,去年对于我国、对于全党全社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面临着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这双重的压力之下,我国顺利抵过难关,这一点让我充分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坚韧。二是“突破”:面临风险挑战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不仅稳住了国家经济大盘,还在平稳的基础上实现了逐步提升。在不确定性与未知中稳步前进,主动破局,这一点又让我充分感受到我们国家新成就的来之不易。
——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张蒲潇涵
北京师范大学
2023年全国两会是在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盛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教育科技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力推进,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一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近60%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奋。接下来,我们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今年两会锚定的发展蓝图,努力加强历史学科基础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历史学院党委书记 耿向东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教育机会扩充或实施补偿教育,要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教育研究领域更应关注如何在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理念与治理经验的同时,批判性地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公平理论,形成“面向本土问题”和“回应时代困惑”的均衡发展的教育公平治理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学部2021级博士生 卢嘉琪
中央财经大学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这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基地,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身为一名大学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个财经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认真思考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经理论体系这一重大问题,在理论创新的同时,还要将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这是我们这一代财经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刘桓
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诸多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2023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5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作为一名学生,我在倍感振奋的同时更应砥砺奋斗,坚定自己“做担当者而非旁观者、践行者而非清谈者”的信念,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 李晓婷
北京服装学院
京城三月,春风浩荡、杨柳吐绿;放眼神州,春潮涌动、生机勃勃。2023全国两会胜利开幕,这是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大会,是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的大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气风发奔赴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
——全国三八红旗手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锐
作为一名北服学子、青年党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所学应用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当中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会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扎根到时代的浪潮中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专业优势建设,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课堂学习体验与更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我们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并举,助力文化自信自强,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0级学生 苏梦辰
北京印刷学院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了一串串彰显成绩的数字,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一幅幅凝聚民心的新画卷……我们深深地为国家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感到自豪,为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欢欣鼓舞,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将及时把从两会精神中汲取的养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刻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努力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温暖,体会祖国强大,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贡献出版传媒新人的力量。
——党委学工部部长 张琳
报告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倍加振奋人心,作为新一代北印人,我将继续努力,脚踏实地学好、学懂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利用媒体融合的现代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烂之花。
——新媒体学院学生 王衍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