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出版商务周报: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成立,专访院长李朋义

出版商务周报: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成立,专访院长李朋义

信息来源:出版商务周报|发布时间:2022-11-15|文:白辑瑞 |编辑:苏晓杭 曹文露

不久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出版”位列其中。学科地位的上升引起了出版行业和学界的关注。逢此良机,9月16日,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在京挂牌成立,北京印刷学院作为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首批五家共建出版学院之一,由中国出版协会合作共建。

1666574939866090822.jpg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院长 李朋义

这一系列的举措会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的李朋义院长,请他为我们解读出版学院的建立未来会对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建设有哪些影响。

出版学院的建立是群策群力,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

《出版商务周报》:据了解,北京印刷学院之前已经有了新闻出版学院,这次为什么要单独成立出版学院呢?

李朋义:出版学院的成立与出版学学科建设密切相关。2009年我国一级学科调整时,出版学是被置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出版学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也一直被禁锢在新闻传播学的框架下。

直到2010年设置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从专业角度解决了出版学专业的学科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版专业的困境,但并没有彻底地解决出版学的学科地位问题,给学科评估和资源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多年来将出版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歇。

《出版商务周报》:那学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筹备出版学院成立的工作?

李朋义:出版学院的成立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许多人的努力凝聚在一起的结果。根据有关办法,2020年是新一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期。在这之前,北京印刷学院作为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指委秘书处挂靠单位,在各兄弟院校的密切合作下,围绕出版学增列一级学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撰写了申请报告初稿。同时筹划成立出版学院。

我们在推动出版学院成立的这件事上,是有自己的节奏的:2020年11月,北京印刷学院举办全国出版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2022年1月成立出版学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6月开始组建出版学院;7月与中国出版协会签订共建协议,并与全国首批5家共建出版学院/研究院共同揭牌;9月16号,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挂牌。

《出版商务周报》:在建设出版学院的过程有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李朋义:在筹备期间,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一直高度重视出版学院的建设,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和校长田忠利也曾多次强调要把出版学院当作“特区”建设。

出版学院也定会不负期望,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出版强国建设服务。要力争在不长时间里把出版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出版人才培养和出版科学研究重镇,要造就和一批新时代的出版家和出版领军人才。

人才培养 紧密结合行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创造并驾齐驱

《出版商务周报》:出版学院现在已经有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未来学院还会新增出版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吗?

李朋义:对于出版人才的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学术型研究生应当更侧重理论研究方面的培养;而专业型研究生则应更加注意实践创造能力的训练。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出版不仅是一个应用型的专业,也是一个理论研究型的专业。一个完整的学科既然有实践应用,更要有理论支持。

《出版商务周报》:作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尤其引人关注,但作为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很多人觉得出版学博士毫无用武之地,您是怎么看的?

李朋义:对于出版学科需不需要设立博士点的问题,我认为博士是专攻理论研究的,中国的出版产业起步较晚,配套的基础理论还不完善。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比国外更加欠缺。这就是出版专业需要博士生的原因。

所以出版专业博士应当着重研究解决出版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厘清出版史上的关键问题,探索当今和未来的出版发展趋势,研究国内外的出版新技术、新业态等。其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出版业,为出版业发展提供学理支撑,为国家出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未来出版学博士一定会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而并非无用武之地。

《出版商务周报》:在出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不强一直是为人所诟病的。对这个问题,出版学院未来会如何解决呢?

李朋义: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仅在出版行业,在其他很多行业中也会出现。但我觉得出版行业面对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优势,因为能够提供给学生相关实习的出版机构很多。在应对这个问题上,未来我们首先会加强与出版行业的对接,引入一些项目实践课程。利用好中国出版协会和国际出版协会执委会委员的资源,与出版单位和研究机构共建平台基地,推动出版全产业链条上的出版机构、电商、书店、印厂等各类机构与出版学院实习交流。

其次,应当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开设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程度不一。北京印刷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就有很好的基础,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英国斯特林大学、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等都有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千叶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由交换生项目,此外还有一些寒暑假的短期交流项目。

《出版商务周报》:作为从业多年的出版界前辈,您认为业界有哪些关于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是值得高校学习的?

李朋义:高校可以在培养哪方面的人才以及人才培养周期上面加以借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据市场导向决定的。我担任外研社社长期间,培养了四个方面的人才:一是要精通编印发业务又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二是有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的编辑策划人才。三是由全新经营理念、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的营销人才。四是注重职业化国际化的版权贸易人才。

而在四种人才培养方向中,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第一,应该与时俱进地选拔培养人才。人才是阶段性的,所以培养人才不能停顿,要与时俱进。第二,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就是关注员工的终身发展比给他很高的年薪要重要得多。第三,人事制度改革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保证。

《出版商务周报》:在出版学院的建设中有没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您认为这种模式会对教育教学和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李朋义:北京印刷学院在以往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打造“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统领的思想育人模式、“本、硕、博一体化”的贯通培养模式、“出版学科+”的交叉融合模式、“出版国际化”的外向拓展模式、“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模式。

我相信本次成立独立的出版学院,有助于形成完整贯通的本、硕、博培养体系,改善出版学知识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了与行业的结合度,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改善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供给匮乏的现状。

《出版商务周报》:您提到的出版学院的“出版国际化”的外向拓展模式未来将如何体现?

李朋义:出版国际化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一是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出版“走出去”战略服务,积极参加国家重点项目,积极研究“走出去”的布局、组织、效果、策略和文化影响等;二是研究国际版权运营,研究国内出版市场和欧美出版市场以及其他出版市场国际版权贸易的特点和规律;三是重视国际数字平台、数字产品的传播;四是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实行差异化交流。不同国家出版业发展阶段不同,对外交流中要注意选择与当地情况相匹配的方式。

顺应时代变化,培养复合型和交叉型的新时代人才

《出版商务周报》:长期以来,出版行业招人难,留人更难。您认为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应如何改善?

李朋义:招人难、留人难不仅是出版业的问题,很多行业都面临这个问题,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宏观经济走向,行业发展趋势,出版社品牌号召力,薪酬绩效等等。但出版业的问题尤为明显,究其根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未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变化,学界落后于业界的发展。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图书选题、出版形态、营销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业发生了变化,出版学的教学活动也要相应地去变化。当今,出版行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正是国家增设出版为一级学科,我们成立出版学院的初衷。

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要精通出版编印发的每一个环节。二是要培养我们学生的其他方面优势,融合语言、文史、法律、管理、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交叉融合型人才。

依照这个目标要求,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设置了六个出版学科建设方向:出版理论与历史、出版编辑、数字出版、出版管理、出版技术与应用、出版美学。每一个学科建设方向下面又细分了3—4个研究方向,涵盖了理论研究、创意策划、出版编辑、数字技术与出版、出版营销、国际版权贸易、版权保护、出版物设计等出版领域的各个方面。

这是学院领导班子依照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出版+”的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方案,对标出版业最新发展趋势。在这样的高质量培养下的毕业生,我相信是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

《出版商务周报》:您对于出版学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李朋义:此次,出版增列学科目录后,有助于出版学形成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利用好校外专家学术资源,在一级学科层面开展出版学术理论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充实到教材、课程中去,使出版专业获得新活力,进而保证出版编辑队伍的人才供给。

我们要时刻谨记,学术研究并不是与市场完全割裂的,不仅要为学科建设服务,更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先进的理论推进出版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出版历史、出版内容、出版体制改革、产业升级转型、出版市场运营以及出版“走出去”面临的问题逐步凸显,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指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出版强国建设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出版商务周报》:您对于出版学院及广大师生有哪些展望和期待?

李朋义:我衷心希望出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促进,持续培养高层次出版人才,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服务。希望广大师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去,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历史使命。

原文链接: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14250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