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文旅中国:产业 | 第五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召开

文旅中国:产业 | 第五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召开

信息来源:文旅中国|发布时间:2023-10-30|文:张婧 |编辑:苏晓杭 曹文露

10月28日,由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主办,北京印刷学院科研处与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配套论坛召开。

本次论坛得到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与出版业界的积极响应,北京市社科联社社科规划办智库工作部刘峰杰调研员、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杰民教授、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万安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承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周粟社长等专家学者,以及产学研各界代表参加会议和论坛。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杰民在致辞中表示,学术年会和论坛通过汇聚学界、业界专家智慧,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方法,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智库咨政作用,论坛举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年会还举行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蓝皮书首发活动。《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聚焦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和国家及北京市出版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整合学校研究资源,凝练研究方向,针对北京市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系统阐述了2021年北京文化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细分行业发展、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变化和趋势。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万安伦教授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出版为抓手建设文化中心服务文化强国”主旨报告,强调以出版为抓手,讲好中国出版故事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及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教授从人工智能大模型介绍入手,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模型发展态势进行详细介绍,强调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化产业将以“传统文化服务业+数字文化新业态”的双线交错发展模式进行,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建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承忠教授以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治理为题,强调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解产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框架,认为数字技术的加持为政府更好履职文化产业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周粟从Chat GPT在教育出版行业的融合应用情况入手,提出Chat GPT对我国教育出版行业格局产生重塑的影响,并提出数字时代教育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三步走”对策。

此外,为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另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出版产业发展、研究生学术启航等四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会学者展开充分交流与讨论,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本届论坛还从120余篇投稿论文中评选出19篇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10篇。

据介绍,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是2014年整合北京印刷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数字出版与传播等学科和研究资源基础上成立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基地聚焦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领域热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发挥了行业智库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1=1&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53dcfec4ccbf800081b2e48&tt=1698555400040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