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帮助学生做好人生第一本书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北京印刷学院以“书”为载体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来源:北京教育|发布时间:2017-06-26|文:彭红
作为覆盖图书编辑、制作、出版、印刷、营销、评析与传播等全产业链的行业特色高校,北京印刷学院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紧紧围绕学校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书”为载体,以“我的大学一本书”为主题,形成以“读书”、“做书”、“传书”为主要途径的思想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做好人生第一本书,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读书:内化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书的价值,理解北印的文化使命
学校以“书”为媒介,通过“读书”,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增强辨别力,内化核心价值观。2016年,与新生录取通知单同步寄出校长赠书《平凡的世界》,以及读后感征文、三行话、经典名句手抄、剧评等活动邀约。面向全体新生,围绕青春梦、大学梦、北印梦、中国梦等共同的梦想,以“读同一本书,圆同一个梦”的主题举办校长公开课。通过阅读经典,剖析书中蕴含的深刻启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责任和行业的使命,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努力,奋力追梦。
学校党委书记刘超美在2016年读书月中,亲自为学生推荐习近平总书记新书《知之深爱之切》,并在“书香印苑”读书沙龙上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读书·圆梦”主题演讲比赛,分享读书体会和成长故事,激励学生“读好书 做好人”。层层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在“首都高校学生读书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此外,学校还举办学生党员骨干读书班、“红色读书月”和领导荐书阅读、班级“书香”阅读等活动,倡导全体师生“读书”,并提出要做“全面阅读的领读者”。
突出学校特色优势,与人民出版社携手,统筹各大出版社、知名作者和新媒体资源,成立“人民读书会”。作为学校重点学科的新闻出版学院,成立“读书会研究中心”,为“读书会”服务,助力全民阅读,努力做全民阅读的领读者。
.
二、 做书:践行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书的主题,认同北印的文化担当
学校以“书”为载体,结合学科专业,通过教会学生“做书”,在绘画、书籍制作、多媒体设计等艺术创作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连续十三年举办“百米长卷”绘画,以“铭史承志筑梦中国”、“传承长征精神”等重大史政为主题,以画笔描绘学生追求爱国、爱党的真挚情感;指导学生完成《“品读经典塑造价值”阅读成果集》文章的选编、排版、插图到图书设计、装帧、印制,并公开出版;指导学生创编的《新出版人》、《经管传媒》、《为学》杂志与报纸连续刊出;指导学生创办“青春北印”、“北印为学”“读书会”等微信公众号广,力求打造“服务成长引领风尚”新媒体平台。
以“为大众、爱祖国、真敬业”的“韬奋”新闻人精神为引领,学校创办“韬奋”实验班,激励学生“爱国奉献,不懈奋斗”。 2016届数字出版专业,毕业作品22本电子书中,15本均是深度挖掘、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学生们用新媒体技术诠释出繁荣中国文化的己任。
三、传书:弘扬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书的价值,承担北印的文化责任
学校以“书”为平台,通过提升“书”的价值,激励学生担当文化责任,弘扬核心价值观。连续7年评选学生先锋模范、举办“青春榜样”宣讲会,并将66名“青春榜样”的先进事迹汇编出版6册《青春榜样——北京印刷学院优秀学子的知行思》,发送给学生,弘扬正气,激扬精神,塑造价值。
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以自己三年村官经历为真实素材,编辑制作并公开出版绘本《大学生村官日记》,号召青年一代弘扬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脚步,由在校学生王鹏设计的《和·旅行餐具》作品,荣获世界级最高设计“红点至尊大奖”,将中国元素推向国际舞台。返校后,在学校搭建的“优秀学子报告会”上,分享自己以民族文化获得世界盛誉的获奖感想。
“国有大事,必有雅昌”的中国文化名片,杰出校友万捷创办的雅昌文化集团,突破传统印刷概念,将艺术之美融入到书籍艺术品的制作中,赋予书籍艺术的灵魂,凭借精湛的印刷技艺与卓越的艺术品质,多次荣获“世界最美的书”奖项,引领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出版走向世界。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互联网+”背景下,作为传媒类高校的北京印刷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新闻出版复合人才为时代责任,结合学科特色、以“书”为载体,细化实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夯实学生的思想根基,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落实学校“建设对学生最好的大学”的办学理念,不断引导着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担当文化责任。从而,增强读书、做书、传书用“中国好书”讲好中国故事的自信,确立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中国新印刷人、新出版人、新媒体人的成才目标。
(摘自《北京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