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印刷学院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发布时间:2009-09-23|文:
记者:北京印刷学院作为一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今年计划招生是否已经确定?准备在北京投放多少名额?
贺军生: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计划在全国招生1650人;计划在京招收普通本科生787人(含艺术专业50人),高职学生250人。
记者:学校今年有没有新增专业?
贺军生:今年学校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学历层次的办学格局,现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20个本科专业和8个高职专业。办学50年印刷出版特色鲜明
记者:学校办学有什么特色?
贺军生:北京印刷学院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原来隶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现在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传媒类高校。
北京印刷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之“动漫创作及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学校现有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品牌建设专业、3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示范实习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和期刊研究所等省部级科研机构。
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20%
记者: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创新的做法?
贺军生:面对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走向,尤其是“数字北京”、“都市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实施,学校牢牢把握并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媒体与传播业发展的脉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印刷、出版等传媒类专业为特色,工、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传媒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技术运用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中,为提高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设置了自然科学类、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美育与艺术类、外语类、经济与管理类课程平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占四年总学时20%的实践教学学时,形成了结构合理和内容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国波恩茅斯大学、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有长期合作和交流关系,开展学生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就业率位居北京高校前列
记者:学生的就业情况怎样,就业去向如何?
贺军生: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了学校毕业生特有的就业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和国家印刷出版等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为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报社、出版社、杂志社、中国造币总公司、国家邮票印制局、各大部委文印中心等单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北京高校前列。
(摘自《北京晚报》2009年3月17日第4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