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商务周报:五家单位携手共促人才培养 第二届全国网编竞赛落幕
信息来源:出版商务周报|发布时间:2012-07-17|文:记者/白玫
6月8日,随着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最终结果及获奖名单的公布,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颁奖典礼落下帷幕。
本次竞赛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印刷学院等五家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和中国编辑学会电子与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承办。韬奋基金会和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本届网络编辑技能竞赛提供了赞助,电子工业出版社提供了奖品赞助。
顺应行业趋势
据悉,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于去年11月9日在北京启动,该大赛旨在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加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计划,促进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出版行业数字媒体编辑技能水平,推进内容生产行业网络编辑人才技能培养,挖掘和发现更多有志于从事我国网络编辑职业的优秀人才健康成长。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表示,通过举办网络编辑技能大赛等方式,选拔培养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分有益。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聂震宁认为,出版业正处于体制机制以及技术的转型期,网编大赛正是顺应转型期举办的。和第一届相比,第二届网编大赛更加成熟和深入。目前,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是不足的,基本处于让传统出版队伍来做数字出版,和没有从事过编辑出版的IT业的人士来做数字出版的现状,所以数字出版仍处于一个初步的发展期,需要组织队伍、培养人才、建立市场、建立行业,建立标准。
经过紧张周密的组织和策划,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吸引了众多网络编辑从业人员以及100多所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数十家出版企业积极参与,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经过大赛组委会决定,2011年网络编辑大赛首次采取大区分组赛制,全国各地参赛者首先按照大赛参加初赛,最后在北京决赛。
据了解,本次竞赛分为学生组和职业组,学生组面向全国高校新闻出版相关专业在校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职业组面向从事数字出版、网络编辑岗位从业人员。经过各大区和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和严格评审,本届大赛历时11个月,经过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大赛决赛共评选出6名职业组、10名学生组的获奖个人,还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编辑奖、优秀组织奖等8个单项奖,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网络编辑成果,这些作品的创意新颖、设计独到,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展现了新一代网络编辑的水准,为网络编辑技能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此外,学生组参赛选手专业不仅有网络编辑等相关专业,还涵盖工学、文学、管理、艺术等多个学科,职业组参赛选手普遍来自出版社、新媒体机构,以及其他数字传媒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出版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赛还有一定比例的正在运营的作品参赛,提升了参赛作品的质量。
规格更高 日趋成熟
近几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349亿元,增长速度在全行业中名列前茅。在此背景下,行业对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也提出要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专门人才开发计划,为转变新闻出版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媒体新业态等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据北京印刷学院介绍,与2010年首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相比,本届网络编辑技能竞赛体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主题突出。大赛活动主题、参赛作品的创作都体现了深入贯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尤其是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上有新突破。二是规格更高。本次大赛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的支持下,由五方共同主办,体现出大赛组织上的政产学研用特色,集中表达了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产业界和出版教育各方对网络编辑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也标志着此次大赛将具有较高的水准,会有力促进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和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是发动更广。为了能够满足高校师生参加网络编辑技能竞赛的要求,大赛组委会在竞赛时间安排、赛区安排和奖项设置上都有新布置,以便保证更多的网络编辑新闻出版相关专业高校组织参赛。
对于未来计划,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郑吉春表示,今后北京印刷学院将继续重视并加强包括数字出版专业在内的四个数字类专业群建设,努力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摘自:2012年6月19日《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