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业独家:为“95后”“00后”点赞!印包高校学子疫情期间彰显青春力量
信息来源:印业独家|发布时间:2020-03-11|文:
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印刷包装高校中有一大批青年学子挺身而出,肩负起了守护家乡的重任,表现出了“95后”“00后”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在做好⾃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积极投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北京印刷学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印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号召,快速进入战时状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爱筑起防“疫”长城,坚决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劲鸿:作为一线记者奔赴前线
信息工程学院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学生李劲鸿是班级团支书,当他在当地电视台实习结束之际遇上了疫情暴发,看到台里发布的需要记者前往一线报道的消息后,他主动请缨,作为一线记者奔赴前线,为广大群众收集、报道关于疫情的第一手资料。
当地疫情逐步稳定之后,电视台关于疫情报道的任务不再那么繁重之时,他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社区,协助社区安保人员监督进出人员口罩佩戴情况并测量体温。
于子超:村里乡间的“邮递员”
信息工程学院18级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于子超是一名共青团员,也是班级团支书和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网信部部长。在这个寒假,于子超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石门镇的抗疫活动中。
由于村子封闭管理和人员隔离,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及时购买所需的蔬菜和生活用品。于子超见状,就主动当起了“邮递员”,每天一早收集好大家的购物需求,再去超市和蔬菜店帮忙购买,“快递”到各家门口。要当好“邮递员”可不容易,每天下来都筋疲力尽,但于子超却说:“帮别人代买东西不仅能为抗疫做贡献,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和熟悉村民们,想到这些就会再次充满活力去帮助大家。”
李奇:一次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北京印刷学院17级学生李奇是班级团支书。在她的家乡永宁镇彭家窑村,一线值守人员年龄都比较大,在寒冷的天气里毫无怨言地日夜坚守,看到这样的情景,她毅然报名参加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主要负责轮换卡口值守、人员摸排数据填报、外省来京返京人员信息录入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当看到值守人员有的家境贫寒,她便主动拿出在校获得的部分奖学金,购买了16件御寒上衣、16块消菌香皂、2个暖壶、50个一次性纸杯、2捆卫生手纸,捐赠给16名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陈朝俊:严守“若有战,召必回”誓言
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17级电子2班学生陈朝俊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疫情面前,他不忘军人本职,严守“若有战,召必回”誓言,主动站出来,在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的指挥下参与到社区防疫一线,主要负责在社区门口设卡布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人员车辆登记并测量体温等工作。
他说:“防疫是为了更好的抗疫,只有我们的防疫工作做得好,前方抗疫的医务工作者才有胜利的希望。只要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一起防疫抗疫,美好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