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北京高等教育:走进实验室|出版江湖中的“魔法世界”

北京高等教育:走进实验室|出版江湖中的“魔法世界”

信息来源:北京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7-09-11|文:白梓含 张桂平

    把童话书上的三只小猪的小木屋换个颜色,把教材上的发电机拆掉重新组装,正在奔跑的恐龙在眼前吼叫捧着书的读者们,正在经历这样神奇的黑科技。

神奇的黑科技

   
这样神奇的“黑”科技,叫做AR技术,即虚拟现实或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依靠能够与我们的感官产生联系的设备(手机、电脑)把虚拟信息(包含图片、3D模型、文字、视频、动画等)和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实时叠加在一起,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计算机产生互动。相较于大家熟悉的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立体效果的3D技术,AR技术中的4D效果在其基础上,多了环境特效和动感,如浇了一杯水,或是喷气、震动,让我们能够感知到。通过这项技术,透过静止的铅字和纸张,读者能看到立体的图像,听到有声的动画,能体验涂色游戏,还能玩绘本、拼图等益智类游戏,如同进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灵动立体的魔法世界。

魔法世界的创造者

    创造这个魔法世界的人,是与AR技术有不解之缘的梦想人。梦想人表示,AR教育出版物对于传统教育出版物而言,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掌握;二是学习更加便捷,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三是增加教材的可塑性和互动性。他举例来说明这三大优势,学生学习关于发电机的知识,想了解发电机的内部构造,看传统教材只能通过文字和剖面图来了解一些理论知识;AR教材则可以通过4D场景展示,将发电机复杂的内部结构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甚至可以通过“拆、装、启动”等动作进行模拟操作,很快就能掌握每个知识点。

    学生学习关于二战的历史知识,想要了解某次战役的时代背景、相关人物、兵力部署、武器配备等情况,阅读传统教材需要勘查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知识再整合。通过AR技术则可以将较为全面的多媒体资料信息与出版物进行关联,只要“扫一扫”,就能马上观看战役纪录片,收听相关人物介绍,利用4D模型了解坦克、飞机知识,构建立体化、可交互的知识场景。

    传统教材与学生的沟通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学生只能通过教材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与编著者产生互动。通过AR教材的APP平台,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编著者进行解答;而编著者则可以随时使用管理后台,及时上传、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实现了教材的可塑和互动。

科技改变教育未来

    科技改变教育未来是梦想人科技的愿景。怀着这个愿景,梦想人团队致力于A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梦想人科技已和国内外逾百家一线出版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推出5,000余册AR图书,发行总量累计5亿册。与海天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小牛顿魔法科普馆》首月面市就销售了12万册。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合作推出AR科普读物受到广泛好评。与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打造的《校园足球》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梦想人表示,AR技术能够为出版社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低成本盘活数字媒体资源;二是拓展传统出版物内容,增加知识服务深度;三是进行阅读大数据分析。他进一步解释道,通过AR技术可以将出版社现有的数字媒体资源(包括音视频、图片、动画等)与纸质出版物相融合,出版社不需要对纸质出版物做任何改动,也不需要增加硬件投入即可实现。针对出版物内容进行多媒体扩展和整合,在文字、图片的基础上增加音视频、4D模型、超链接等聚合媒体资源,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可看、可听、可交互的多维形象,更加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书中知识信息。

    传统出版物很难做到与读者互动,AR图书则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掌握每位读者的阅读信息和阅读习惯,并与出版社进行实时互动,为出版社再版图书、规划新书提供数据支撑。

梦想人在路上

    目前,梦想人科技在与印刷出版行业处于领先位置的北京印刷学院进行合作。双方已在实验室筹建、软硬件配备、教学科研力量配置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今年5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原副局长孙寿山、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等有关领导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调研指导,充分肯定实验室AR技术研究应用情况。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