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北印» 北京日报: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建设高水平出版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北京日报: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建设高水平出版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23-07-19|文: |编辑:苏晓杭 慈妍妮

北京印刷学院肇始于1958年文化部创办的文化学院,是一所率先拥有出版印刷高等教育专业的院校。65年来,学校坚守“认真作好出版工作”初心,担当“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使命,探索形成“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强校兴校之路,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担当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使命责任。当前,学校作为国内唯一以出版为学科专业特色、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校,顺应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担当新的文化使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为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贡献北印智慧和力量。

北京印刷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学校65年发展历程中具有非凡重要意义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传媒高等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推动各项事业欣欣向荣。2020年依据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学校被确定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办学定位更加精准、目标更加明确、特色更加彰显,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守正创新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

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在统筹领导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政治能力和办学治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制度建设和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标准编制、高质量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落实,明确“八大工程、四大行动计划”发展路径。健全领导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打造硬核“头雁”队伍。用统战思维做好群众工作,全面深化共青团工作,同时发挥好老同志优势和作用,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高擎思想旗帜,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充分发挥党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大学习”“大培训”工作体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新思政观为引领,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四大工程”“十大行动计划”,培育优秀典型案例,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面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知识体系,打造了“思政课+红色文化”特色教学模式,推动上好具有首都特色、北印风格以《大国出版》为代表的“大思政课”。“‘大思政课’格局下红色出版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获批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战略课题。弘扬大学精神赓续文化传统,凝练“守正出新、笃志敏行”校训,建设校史馆、美术馆等文化育人基地,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独特的展览文化打造沉浸式学习教育空间。“百版红色报纸展”“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等获评北京教育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案例。突出学科特色,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红色印刷、红色出版、红色设计“三红教育”,实施“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四书育人”,“以‘书’载道 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体系和“五维一体”出版时代新人育人体系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新时代组织工作扎实有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近五年发展党员人数创历史新高。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选优配齐二级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加强党建工作研究,获评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优秀成果十余项。持续开展基层党建“基础建设年”“质量提升年”工程,建立健全联系基层制度,抓好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立德树人工程”和学生党支部“先锋工程”,加强有组织科研,党支部和党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进一步凸显。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每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接受市委专项巡视,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目标化导向、动态化考核”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严的总基调,灵活运用“四种形态”,从严执纪问责。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建设“清风北印”廉洁文化,形成廉洁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特色品牌。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校园政治生态。

师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坚持以师生为本,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新创大厦投入使用,在教育教学、学生实践、展览展示、大学科技园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新建气膜馆、健身房,师生免费使用,丰富师生锻炼场所。装修改造医务室,引进校外医疗机构,提升全体教职员工体检标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校园网出口总带宽提高70%,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教室全部常态化录播。畅通校园“接诉即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守护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2020、2022年获评“平安校园”考核优秀。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工作体系,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优质本科课程”24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建设智慧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翻番。深化“毕昇班”“韬奋班”“志兴班”等特色实验班培养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奖1300余项。毕业生70%以上在出版印刷行业就业,担当起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

学科布局优化整体实力增强。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引领,以出版学科为核心,制订“11+2”学科发展规划,打造“出版理论研究为本、出版融合研究为先、出版实务研究为用、出版治理研究为要”的学科矩阵,凝练6个学科方向,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出版学科体系。一级学科由7个扩增为11个,专业学位点由5个扩增为8个。学科门类进一步完善,学科优势进一步巩固。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一级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与中国人民大学结对共建新闻传播学学科。独立设置出版学院,并与中国出版协会共建,入选中宣部指导的全国首批5所共建出版学院(研究院),是唯一一所地方高校。学校被列入北京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专业学位出版位居前列,新闻传播学、设计学等5个学科均提档进位,成绩显著。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深入推动有组织科研,实施科研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学术立校”理念深入人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出版印刷业转型升级需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经费总量逐年增长,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项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社会能力增强。项目“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牵头完成《柔性版数字直接制版机》《图书发行物联网应用规范》等十余项国家标准;出版学院进入中宣部首批国家出版智库建设名单,科研机构建管用效益取得长足进展。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相继修订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科研机构、团队建设等管理办法,有力保障了科研工作积极向好发展态势。

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构建思想引领、制度约束、实践锻炼、先进表彰、典型宣传“五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持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近五年,15人次教师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7.5%,比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83人,占比达到52.5%。坚持引育并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行业知名人士全职受聘学校关键岗位,学校自主培养的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成长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出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科研托举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挂职研修访学等举措,积极为青年教师配置资源,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人员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实现能上能下、岗变薪变。合理设置机构单位,系统梳理工作职能,各单位各部门干事创业热情显著提高。

国际交流和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响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被确立为“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秘书处单位。主办首届出版教育国际论坛,组织第二届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等各类国际学术活动,牵头倡议发起成立国际出版教育联盟,加入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打造“留学北印”品牌,累计招收国际学生人数达700余人,遍布50多个国家。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为突出。坚持紧密对接国家、行业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度。入选首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成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宣部指导,市委宣传部主导的“京津冀印刷业协同发展北京创新示范园”落户学校。与行业协会联合开展行业咨询研究,持续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形成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理论深度和政策影响力的高水平智库成果;编制北京市、长三角、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升级指南,研究成果被中宣部采纳。与雅昌集团、北人集团、深圳裕同等知名行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长三角、珠三角、河北玉田、浙江龙港等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数百家企业长期合作,共研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牵头成立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和全国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联盟,承担“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重大项目。助力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等行业标志性活动。

充分发挥“创意设计、艺工融合”优势,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秩序册、志愿者服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等任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手册创意设计工艺制作、多媒体视效创意制作、数字水墨动画设计等五大系列10项重要任务。承担“最美中轴线”“东方新国门”城市形象设计项目。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建设学校“一院三园”相互联动的双创孵化矩阵,打造“北印文创”“北印科创”双亮点。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传承、“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方面承担多项任务,承办或参与中国设计节、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等重大活动,学校成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两所高校之一。

坚守初心使命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黄金时期。北京印刷学院将积极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敏锐洞察高等教育发展及行业转型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的重大时代机遇,牢牢抓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牢牢抓住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推动市属高校分类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锚定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目标,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北京印刷学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特色、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党的建设引领工程、人才培养筑基工程、学科建设攻坚工程、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卓越师资引育工程、服务社会担当工程、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治理能力增效工程”“九大工程”,推动党的建设达到新高度,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推动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科研创新获得新成绩,推动师资队伍展现新气象,推动服务经济社会作出新贡献,推动文化建设展示新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凸显新拓展,推动质量能力水平得到新提升。踔厉奋发推动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勇毅前行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国家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3/20230719/20230719_004/content_20230719_004_1.htm?storyId=AP64b70345e4b03d11a64d77c3&userID=60fe27ace4b09e2bc84fe8fd,1&isshare=1&channelId=newspaperBjrb&columnId=5f094d18e4b086b26e065134&contentType=12&isBjh=0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