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平台:每日校训│北京印刷学院:守正出新 笃志敏行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0-06-17|文:
【校训】
守正出新 笃志敏行
【校训解读】
“守正”,意为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出自《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出新”,意为旧的事物得到新的发展,弃旧图新。《礼记•大学》引用商汤王刻在器皿上警戒自己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倡导不断革新、积极进取。 “笃志”,意为专心一志,立志不变,坚守自己的志向。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敏行”,意为勉力修身;办事敏捷。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守正”是一种价值追求,既是对“德”的要求,也是对“行”的约束。倡导师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要恪守品德之道、学问之道、处世之道、行事之道。“出新”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能力和要求。要求师生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断审时度势、探索新知、弃旧图新。
“笃志”是一种精神动力,人无志而不立,事无恒不成。要求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目标追求,并笃定不移、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守。“敏行”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处事态度。要求师生知行合一、潜心学术、善抓机遇、行动快敏。
【学校简介】
北京印刷学院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北京印刷学院,由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2000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在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工、文、艺、管协调发展,国内唯一专门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
新创大厦
教学群楼
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分别是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基础部、外语部、体育部。学校共有25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2个,首批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印刷工程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有17部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学校形成了以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高层次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以全国和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获得者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人才团队;以北京市科技新星、青年拔尖人才等为代表的青年人才团队;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学人才团队。
校庆纪念石
中国印刷博物馆
学校强化产学研结合,建立了覆盖印刷出版产业链的科研平台。围绕“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一院三园”双创发展模式,打造“北印科创”、“北印文创”双亮点,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综合体。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密切跟踪印刷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开展系列科技攻关和咨询决策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办学60多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5万余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国家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北京市认定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全国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联盟、全国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国传统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京津冀设计产业联盟等组织的发起单位和理事长单位。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