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学论坛”开展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信息来源:党委学工部|发布时间:2025-05-12|文:曹铃悦 |图:白金峰|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辅导员新质思政能力,5月7日至9日,学校辅导员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为学论坛”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分组研讨、总结交流、成果转化等形式,达到以学铸魂、以思促行、以效促践。
学校开展“为学论坛”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学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之外的“第四支队伍”。“为学论坛”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聚焦新时代学生工作特点与需求,提升辅导员队伍信息化素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参训辅导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展现出高度的专注力和责任感,实现自身建设与履职尽责的双向促进,为学生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期间,全体学员分组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形成了丰富的研学成果和心得体会。辅导员们表示将用智能技术赋能知识学习,深入领悟思政工作的“变”与“不变”,加快构建智能时代教育新形态,更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扎实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辅导员分组进行研讨
下一步,学校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托“为学论坛”持续推动学工队伍培养培训计划,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全体辅导员将以此次培训班为起点,探索技术与育人深度融合,为学生成长注入创新动力。
参训辅导员学习感想:
建议构建“AI+课程思政”融合矩阵,开发智能推荐系统精准匹配育人资源。辅导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建立动态画像实现个性化思政教育,掌握智能思政工具的应用能力,包括舆情监测系统、个性化推荐平台、虚拟仿真实践场景构建等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转型为“成长算法工程师”,提供精准成长建议。同时也要成为AI应用的“守门人”,防范技术风险。
——出版学院专职辅导员 蒋艾伶
人工智能的普及重塑了高校管理与育人模式,也为辅导员角色带来全新挑战与机遇。辅导员应成为学生媒介素养与数字安全的引导者。在面对学生对生成式内容、深度伪造、算法传播等现象的好奇与盲信时,我们要通过小班交流、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表达中塑造正确价值观,实现从“管理者”到“引路人”的角色转型。
——新闻传播学院专职辅导员 张硕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我们需立足学院的专业特色,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教育目标重心转型,从知识传授转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深化专业融合、聚焦学生发展,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印刷行业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 曹瑀濛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之际,辅导员要以思想引领,助力学生把握新动向中的机遇。加强学生伦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辩论,引导学生思考AI发展中的道德困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调研,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专业与AI结合的方向。作为辅导员,我将持续关注AI新动向,以思想引领学生,让学生在AI浪潮中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机电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 布剑秋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体会新时代立德树人与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前瞻性要求。在未来工作中,我将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拓展思政教育场域,提升思政教育的精准性与吸引力。
——信息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 岳鑫
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加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和社会公众普及人工智能知识,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人工智能竞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才关注和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为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设计艺术学院专职辅导员 曾琤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需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以技术为工具,构建“虚实结合、情理交融”的育人模式。既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红色教育的覆盖面和感染力,也要坚守人文关怀,避免技术异化对师生关系的消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合格的新时代青年。
——新媒体学院专职辅导员 谭锐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需与技术革新深度融合。辅导员不仅要是价值引领者,更需成为技术赋能的先行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AI伦理教育融入日常谈心谈话,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算法偏见风险,同时开发智能导师系统辅助学业预警,真正实现“技术为用、育人为本”的深度融合,进而开辟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
——经济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 戢泽羽
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当下,思政教育正面临技术赋能与人文传承的范式重构。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我们需要在技术赋能与人文传承的交汇点上构建思政教育新范式。通过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载体培育文化认同,在职业规划指导中注入家国情怀,在危机干预时展现共情能力,构筑有温度的价值传递链。
——学生处专职辅导员 魏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