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志愿蓝点亮“最美名片” “冰雪一代”讲好中国故事

志愿蓝点亮“最美名片” “冰雪一代”讲好中国故事

信息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22-02-28|文: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住宿志愿者来源高校之一,学校的志愿者们在北京和张家口两个赛区的9家酒店,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志愿蓝”点亮“双奥之城”的“最美名片”,用灿烂笑容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热情传递爱。

点击视频,查看志愿者风采

志愿者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冬奥会期间在酒店提供语言服务、统计和报送信息等。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充分发挥专业力量,让青春的雪花燃烧在冬奥前线。多家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单位第一时间发来感谢信和表扬信,赞扬学校的育人成果,感谢学校志愿者们用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专业的工作水平,赢得了各国宾客的赞许,体现了学校“守正出新 笃志敏行”的校训,展现了首都学子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单位发来感谢信

金龙潭大饭店的冬奥志愿者

新媒体学院本科生阮若琳和梁子琦表示,我们积极配合保障团队的医生负责酒店闭环内入住客人的信息记录、核酸系统维护及核酸信息查询等工作。为了保证闭环内应检尽检且及时了解核酸检测情况,我们在手机上设置了从早六点至晚十一点的数个闹钟提醒,随时查看系统中的核酸采样情况,并配合医生提醒未检测人员及时采样;同时也保证在核酸结果出具的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保证这项工作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新媒体学院教师张艳表示,从开始的预热演练到正式进入闭环,从初始的磨合熟悉到现在的融洽默契,从最初的紧张忙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每日爬字的电脑到客人往来的大厅,从第一次经历疫情第一线的心理波动到慢慢地调适纾压,数着报出的工作报告从起始的0篇到目前的105篇,看着客人们问题得到解决后满意的笑容,回想着学校领导同事的支持与关心,感受着保障团队的守护与互助,体味着酒店方百忙之中的贴心服务与巧思惊喜,体验着冬奥一线的紧张繁忙与秩序井然,感触于一线防疫人员的不易与奉献,感染于青春志愿者的热情与活力,虽然有不能与家人团聚的遗憾,但更多是参与国家重大保障活动的荣幸。这是一次难忘的春节记忆,这是一场青春的荣光与绽放,青年向上,国家向前,贡献冬奥,北印先行!

金龙潭大饭店志愿者张艳、梁子琦、阮若琳

住宿业务志愿者传播中国文化

张家口市云顶密苑太子酒的冬奥志愿者

新闻出版学院研究生何茜和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廖鑫尧说到,2月8日我们进驻张家口市云顶密苑太子酒店,这里住宿的外宾数量相对较多,工作任务相对较重,但每时每刻都弥足珍贵,特别值得回味。不论是与外宾的交流,还是与酒店工作人员的协助合作方面,我们都能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每次帮助外宾解决问题,听到他们感谢的话语或看到他们微笑着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志愿者,能将“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理念,展现青春力量,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阳子婧表示,在志愿工作中,我们多看、多思、多交流、多做,与酒店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精诚合作,形成了每日例会和志愿者通报制度,及时反映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点对点地逐一解决,获得了外宾的积极反馈。在这里,我们有清晨零下二十多度严寒下户外服务的体验,有通宵送走一批又一批外宾们的经历;有辛苦,但更多更强烈的,却是让外宾宾至如归的幸福感和参与国家盛事志愿付出的自豪感。

张家口云顶密苑太子酒店志愿者阳子婧、何茜、廖鑫尧

受到外宾的肯定

踏上奔赴张家口的行程

北京昆仑饭店的冬奥志愿者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李浩淼表示,由于酒店承接的主要是国际奥组委下属最大的转播商(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 简称OBS)的各国各部门工作人员,他们每天的通勤时间比较长、工作任务繁重,面对核酸采样及核实程序、全面细致的安检工作,难免会有烦躁、不满的情绪。作为志愿者,我们永远面带微笑,用耐心温和的语调解释这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渐渐理解和配合。新闻出版学院本科生孙倩倩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刘晓龙说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志愿者生活从对一切抱有新奇与惊喜过渡到平凡琐碎但细节处充满感动与欢乐。每每看到外国友人的点头微笑,看到其他岗位上的伙伴朋友们的坚守,看到赛场上中国冬奥健儿们的奋发拼搏,看到奥组委和北印大家庭时常的暖心慰问与鼓励,我的心中总会泛起阵阵涟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为冬残奥会继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昆仑饭店志愿者李浩淼、孙倩倩、刘晓龙

裕龙大酒店的冬奥志愿者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秦梦晴和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张腾鲛表示,1月20日起,我们正式进入闭环,负责语言沟通、视频剪辑、文件编辑和信息核对等工作。无论是在大厅还是会议室,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电话接听,我们都竭尽所能给以客人最真诚的反馈。我们收到过多次客人和工作人员善意的问候和夸赞,一些外国友人会特意用中文表达感谢,在感到万分欣喜的同时也更加坚定要完善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次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邓笑表示,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冬奥会的顺利召开,背后有着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的贡献,我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将继续坚守职责、服务盛会,为北印争光,为国家添彩,一起向未来!

北京裕龙大酒店志愿者邓笑、秦梦晴、张腾鲛

志愿蓝点亮冬日的校园

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的冬奥志愿者

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阮舒婷和张雨晴说到,当穿上那一身蓝色的服装时,我们就准备好了,准备好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热情,以最真诚的微笑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从奉献中收获温暖,聚青年之朝气,燃志愿之光芒。”能成为正式的冬奥志愿者,是我一生都会铭记的光荣和自豪。服务好每一位顾客,站好每一次岗,珍惜每一天时间,筑梦冬奥,一起向未来!

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志愿者阮舒婷、张雨晴

新云南皇冠大酒店的冬奥志愿者

新媒体学院本科生郑伊静和新闻出版学院本科生万诗祺表示,志愿冬奥,北印有我。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上岗,我在知识技能培训中学到了许多理论,对于志愿服务满怀期待;从正式上岗到今天,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面对外国友人的咨询我能做到游刃有余。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无论是冬奥志愿者,还是以谷爱凌和苏翊鸣为代表的年轻运动员,还是其他千千万万的青年们,我们都应该像雪花一样燃烧自己,奉献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新云南皇冠大酒店志愿者郑伊静、万诗祺

相约2022 一起向未来

西藏大厦的冬奥志愿者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吴明芝和新媒体学院本科生田若彤说到,我们的工作是提供语言服务,协助前台的工作人员和指挥部老师们帮助中外友人解决问题。在服务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谨言慎行,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次服务工作。每一个人都是颜色各异的云朵,汇聚在一起,成为了天空中最美的彩霞。每一个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的人,无论“台前”或“幕后”,都熠熠生辉!

北京西藏大厦志愿者田若彤、吴明芝

龙城温德姆大酒店的冬奥志愿者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本科生李世靖和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李菁表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的站岗、封闭的环境,我们明白虽然我们的工作在幕后,但我们就像机械手表表盘里的一个小小齿轮,只有每一个齿轮都分毫不差地走好,手表才能准确地报数。只有将个人脉搏与时代前进的方向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经久不衰的时代最强音。我们将珍惜每一次工作的机会,珍惜上岗的每一分钟,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绚丽光彩!

北京龙城温德姆大酒店志愿者李世靖、李菁

燃烧的雪花 绽放的青春

国玉大酒店的冬奥志愿者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石恺宁和赵伯麟说到,参与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们对冬奥服务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工作也越来越熟练,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参与和服务的机会。帮助别人的快乐是很纯粹的,对方一个感激的微笑、下班时的挥手问候、外国友人向我们展示新学到的“什么是快乐星球”的欣喜热情,都会给我们莫大的鼓励。我们的工作虽然说不上多伟大,但不可或缺,每次上岗前我都会提醒自己,我现在不是一个人,更代表着中国的大学生们。我要做好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在小小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不那么起眼的位置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呢。

北京国玉大酒店志愿者石恺宁、赵伯麟

志愿蓝点亮“最美名片”“冰雪一代”讲好中国故事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