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项目入选“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师生作品点亮科幻嘉年华
信息来源:新媒体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1|文:李紫琦 |图: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3月29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承办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幻+人才”专题论坛在京举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丁勇,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陈实,科技部九司副司长李昕等领导以及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杰民、知名科幻作家陈楸帆、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伊迪等百余位产学研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启动“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推动科幻与科技、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人才成长搭建创新平台。学校新媒体学院院长杨虹分享了北印科幻人才培养经验。学校教师刘华群主持的项目入选北京市科协“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单。北印师生携多组科幻主题作品惊艳亮相“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现场。
启动“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论坛围绕“科幻复合型人才的定义与特征”“教育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刘杰民作为高校代表出席大会启动环节,与北京市科协、教育部、中国外文局等领导共同见证“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发布。学校新媒体学院院长杨虹在圆桌对话中分享了北印在跨学科融合、产教协同培养科幻人才的经验。他指出,新媒体学院依托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与学科优势,特别是“志兴班”特色班,将科幻创作与前沿技术结合,构建“科幻+创意+文化”的特色育人模式,为行业输送兼具创意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与圆桌对话
会上公布了北京市科协首次设立的“科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单,由学校教师刘华群主持申报的《“未来创想者”——科幻与智能媒体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经过多轮评审,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获批的6个资助项目之一。该项目聚焦智能媒体技术与科幻创作融合,计划通过课程开发、产学研联合实践和国际化交流,培养能够驾驭虚拟现实、生成式AI等新技术的新型科幻人才,为首都科幻产业发展注入“北印动能”。
师生作品亮相科幻嘉年华
在同期举办的“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现场上,北印师生携多组科幻主题作品惊艳亮相。展区涵盖元宇宙交互艺术、科幻出版物设计、AI生成影像等方向,充分展现学校“艺术+科技+文化”的学科特色。其中,新媒体学院团队开发的《记忆开源计划》互动装置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经典科幻场景,吸引大批观众沉浸式体验,成为展会“打卡热点”。参展师生表示,通过实践项目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科幻文化产品,既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创新样本。
随着北京市将科幻产业纳入“科技文化融合”重点赛道,学校紧抓机遇,在科幻主题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搭建、国际科幻赛事承办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发挥在科幻教育领域引领作用,通过项目落地和成果展示为首都打造“科幻之都”贡献高校智慧。未来,学校将以获批项目为契机,联合科幻企业、出版机构共建产学研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在科学想象与技术创新中“双向奔赴”,书写中国科幻的北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