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新闻出版学院召开数字出版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论证会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15-04-30|文:王京山
近日,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在北京德宝饭店举办数字出版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论证会。参会人员有业界专家、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领导、新闻出版学院的领导以及数字出版系的全体教师。
论证会由新闻出版学院教学副院长张文红主持。新闻出版学院党委书记高杨文首先致会议欢迎词,对2015版培养方案提出"高水准、高站位、科学性、独特性"四个要求。数字出版系主任王京山介绍了此次修订培养方案的前期调研情况,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特点及方案的新变化。与会专家分别根据自己对行业和数字出版专业的理解,结合个人从业经验,对数字出版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建议。
高杨文(第一行左)、王京山(第一行右);郑铁男(第二行左)、姜占锋(第二行右);
李欣利(第三行左)、胡涛(第三行右);邵世磊(第四行左)、王巍(第四行右)
云图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数字出版研究院院长郑铁男认为,学院开设的课程要偏技术性。方案要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但要与设艺的课程区别开。多开设类似于"数字产品设计、大数据挖掘、数字出版标准"的课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原数字出版部主任姜占峰认为,在如今媒体融合的时代,数字产品的学习是核心,培养方案要围绕其制定。要注重学生全媒体资源内容的管理和运营能力的培养。建议数字出版专业开设"数字产品的策划与设计、数字产品编辑、数字产品的规划与管理"的课程。
华夏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李欣利认为,该培养方案与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方案区别不大,特色不明显。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让其了解数字出版行业的整个流程。方案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逻辑能力、文案写作能力,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跨专业合作,培养学生的目标可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看齐,要懂技术、能管理、会协调。
社科文献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胡涛认为,学院应引导学生熟悉国家对于数字出版制定的有关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优秀案例,而且需要加强学生的文字功底。在课程开设方面,选修课应紧跟行业前沿,企业前沿,学生的技术学习要侧重技术思维,课程设置应注重规范性和针对性,突出特色。在实习方面,学生的实习时间应调整,应该为大三时期,实习周期应延长,学校可与实习基地提前协调,制定学生的实习方案和培养要求。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邵世磊认为,在培养方案的设定中,应该把有关数据处理的课程吸纳在教学里,例如"数字内容资产化运作"。在开设课程的顺序上,应该先讲授技术变革快的课程,再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并建议学院培养学生的方向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学院应根据学生希望从事的岗位方向设定课程。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王巍希望数字出版专业通过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坚持专业特色,深度挖掘优势,紧密跟踪行业新常态,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防止课程交叉,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研讨、实操能力。
最后,张文红对本次培养方案论证会进行了总结。数字出版专业下一步主要工作应根据业界、学界专家的建议,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切实考虑当今行业需求,将数字出版扩展到数字媒体以及更宽广的方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适时调整优化2015版培养方案。
数字出版专业论证会与会专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