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集体备课会 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10-30|文:曾祥富 |图:戴明远|编辑:曹文露 张炜
10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智慧教室召开集体备课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探讨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思路与方法。学校党委副书记白莽,教务处、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及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东娟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集体备课会 推动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
白莽对学院长期坚持集体备课、重视理论学习、积极探索精神融入教学的做法予以高度肯定,并就思政课融入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结合教学实际,形成差异化、特色化融入方案,让学生感受全会精神的鲜活内涵;二是贴近学生心理,摒弃灌输式教与学,帮助学生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职业定位;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科学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教学,做好优质教学资源的积累、整理与应用。在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融入的全面性、准确性、协同性、实效性。
会上,高杨文领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统介绍大会概况与重要文件核心内容。他强调,全体教师需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将其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准确领会、自觉贯彻,同时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高质量完成学院“十四五”总结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李东娟在主持中表示,学院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全会精神,第一时间以集体备课形式推动精神入脑入心。希望各教研室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采取更扎实举措,持续深化全会精神学习与教学融入工作。
各教研室主任结合课程实际,就融入路径展开交流。廖小波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需扛起新时代使命,突出课程时效性、针对性与综合性,清晰阐释全会精神核心要义;李益波围绕规划治国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三大优势作深入解读;陆洋结合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各章节的融入思路;杨利利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聚焦“融什么、怎么融”两大问题,建议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融入针对性。
此次集体备课会搭建了交流分享平台,有效凝聚教学智慧、形成教学合力,为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