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文明上网,严禁传播暴恐音视频!
信息来源:保卫处|发布时间:2016-06-16|文:
科技进步了,3D高清时代已经来了,网络却成为恐暴的帮凶。恐暴音视频危害人心,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近年发生的暴力恐怖活动中,绝大部分犯罪分子是受到网络上传播暴恐思想的文字、音视频资料后实施犯罪的,一些重大案件甚至在境外通过互联网策划、指挥实施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明确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反对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已是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暴力恐怖音视频呢?
"暴力恐怖音视频"是指含有宣扬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内容的音视频,具体包括:(一)含有煽动"圣战""伊吉拉特"等宗教极端思想,主张以暴力手段危害他人生命和公私财产安全,破坏法律实施等内容的音视频;(二)含有传授制造、使用炸药、爆炸装置、枪支、管制器具、危险物品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方法、技能等内容的音视频;(三)含有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等内容的音视频;(四)其他涉及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内容的音视频。
传播暴恐音频是犯法的!如果传播了什么暴力恐怖音视频,你就摊上大事了——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条,参与下列活动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二)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
(三)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四)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遇恐怖袭击的应对:
不要停留、不要围观、立即离开。
如正处现场无法离开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掩盖、躲藏。
尽量保持沉着冷静,不要惊恐喊叫,辨明安全出口,视情况及时离开现场。
如遇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报警时注意事项:
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
确定是否安全。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或就地掩蔽再报警,报警时要讲清楚地点、时间、发生什么事件、后果等。
遇暴力袭击的应对措施
遭遇袭击
快速躲避到安全区域并报警;无法躲避时,联合他人,寻找工具(拖把、石块、凳子、灭火器、书包)以自卫,如果是刀斧砍要注意先判断方向再躲避。
遭遇爆炸
立即远离爆炸点至安全区,通过固定电话(防止手机无线电波引爆其余暴炸物品)报警,撤离时保持秩序,防止踩踏。
遭遇抢劫
保持冷静,不反抗,不对视,不说话;保留隐藏随身通讯设备,调为静音并择机发送求救短信报告当前位置,人质数,恐怖分子人数等;在警方突击时尽量贴地,通过掩护逃离现场。
遭遇枪击
快速寻找汽车、树木、立柱等遮蔽物,没有则应低头趴下或下蹲;确定枪击方向后,立即利用隐蔽物反方向撤离;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报警,积极自救互救。
恐暴音视频危害社会,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当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明上网,严禁传播暴恐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