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文化沙龙 谈琉璃厂书业文化
信息来源:图书馆|发布时间:2016-06-29|文:彭俊玲 龚小凡
6月23日下午,北印“诗书画印”读书会在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第四期文化沙龙。主讲人范继忠博士从文化社会学角度,以文化生态系统及结构、文化丛及文化圈、社会阶层流动理论,分析了近代北京琉璃厂书业的多重认识价值。沙龙由图书馆馆长彭俊玲主持。
沙龙活动现场
北印“诗书画印”读书会由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主办、北京印刷学院美学研究所协办,以参加者共同的学术兴趣及人生趣味为纽带,以快乐分享读书与行走、学术与人生为旨趣。
琉璃厂文化生态系统构成的五大要素由外及里依次是旧书传播及古籍知识技艺的传承、书籍印刷发行系统和市场、传统行帮与现代书业公会组织、义在利先的主流商业伦理以及琉璃厂书业,为近代中国书籍文化和知识分子演变史皆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样本。琉璃厂文化圈的精神内涵涉及琉璃厂社会文化的空间辐射、商业伦理内涵、社区日常风俗等,近代琉璃厂社会阶层流动具有以学术活动为中心的开放性特征。
范继忠主讲
范继忠表示,通过对琉璃厂书业运行的社会机制和文化价值的阐释,探讨琉璃厂书业对北京地域文化的塑造和影响,以及其作为连接庙堂文化、现代学院传统和民间文化的纽带作用,唤起当下出版业中日渐流失的人文情怀和对义利关系的正向坚守。
沙龙上,龚小凡教授、房宏婷博士、韩丽雯博士、李啸非博士、张馥玫博士分别谈了北京书吧、微博、微信群与当代多元文化思想空间及文化新生态,文化街区的内涵积累与形成,琉璃厂的书业文化对于当今文化产业园区的启示,对于知识共同体的理解和在诚品书店等文化空间流连的体验,述香港“二楼书店”的故事及海内外书店的现况。图书馆书记马韩增还谈了老北京人记忆中的琉璃厂。新闻出版学院“韬奋班”同学谈对琉璃厂今昔变化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