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校、职业学校3D打印应用研讨会在京举办
信息来源:设计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16-10-18|文:李典
10月15日,京津冀高校、职业学校3D打印应用研讨会暨3D打印应用展示中心揭牌仪式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举行。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工业信息中心指导,北京市计算中心、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震旦集团联合主办,多家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3D打印技术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逐渐运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设计、模具制造、医疗行业修复等诸多领域,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它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逐步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和设计理念。随着3D打印时代的来临,教育行业也将面临巨大变革,这也意味着3D打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设艺师生3D打印作品展示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谢威、机械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对与会代表表示了欢迎,并分别在会上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未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3D打印技术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以及医疗、文化创意等需要个性化和快速响应的产业,还有教育领域。比如,在汽车零配件、轻工产品、家电等产品开发中,可降低产品开发周期与费用各一半以上。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谢威讲话
机械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石勇讲话
北印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张彬与会发言,就设计艺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谈了基于3D打印技术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探索。张彬指出,未来的3D打印技术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想法,阐述了在设计作品过程中“传统工艺手段做减法,3D打印技术做加法”的理念,并对3D打印技术手段在设计艺术中的发展和应用寄予了肯定和期望。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张彬发言
北京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学文作为联合会代表,就3D打印技术对工业设计和模具生产中所起到的便利和节约成本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发言。他表示3D打印是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可以将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更多的零件组装的产品一体化一次制造出来,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节约了制造和装配成本。以3D打印新工艺的视角对产品、装备再设计,可以制造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结构,为设计创新提供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
北京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学文发言
主办方之一的震旦集团3D事业部资深总监蔡万全最后发言,他介绍了震旦公司的3D技术拥有完善且专业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体系,服务涵盖汽车、电子、教育、医疗、消费品等多行业领域,作为业界先进的工业级3D应用解决方案专家,为企业提供整体3D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及交流平台。
震旦集团3D事业部总监蔡万全发言
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组织协调、3D打印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得到了业内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高职院校的充分肯定,扩大了学校在行业的影响力,多家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与学院在3D打印方面开展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度发掘3D打印手段在艺术与技术结合领域的可能性与发展前景。
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