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师生亮相北京新闻《中国梦365个故事》 在“京”彩“百馆千品万人赞”活动中斩获佳绩
信息来源:设计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1-06|文:王硕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1月4日,北京新闻《中国梦365个故事》栏目报道了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全息艺术实验室师生在2024“‘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中,充分利用全息影像和数字媒体等前沿科技手段,设计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文物——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全息影像作品的生动故事《国宝魅影》。展现了北印师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将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充分结合,拓宽文物传播的视角与深度,为首都博物馆之城建设和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其中北京市文物局牵头的“古都行”,旨在鼓励高校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探索新媒体创作,传承弘扬活化文物的历史价值。在设计艺术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全息艺术实验室主任王硕带领团队重点参与了其中的“百馆千品万人赞”项目。从2024年5月至12月,团队凭借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功创作了2套全息影像作品《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三星堆面具》和2个短视频作品《古韵流转: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的秘密》《光启千年:铜坐龙的全息再现》。这些作品不仅生动展现了文物的独特魅力,更有效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实现了“万人赞”的传播效果,为推动首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2024年11月21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市文物局牵头,首都博物馆及相关北京地区博物馆承办的“百馆千品万人赞”活动短视频成果正式上线。经过15天的激烈投票与评选,北印学生团队2件短视频作品《古韵流转: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的秘密》《光启千年:铜坐龙的全息再现》脱颖而出,分别取得了第一名与第四名的佳绩,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高校称号,教师王硕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全息影像作品成果:
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全息影像作品
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全息影像作品
为了确保全息影像作品能够精准传达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2024年5月至10月,全息艺术实验室成员朱植林、马小爽、李家辉等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与对接,力求最准确地理解和再现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了30余次的设计绘制,每一次都力求更贴近文物的真实面貌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经过多次技术测试,通过多角度的精密合成,不仅精确复现了文物的外观,还生动还原了其内部储存粮食的场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
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全息影像作品
这一创新性的全息影像作品,是现代科技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方面的新突破,不仅提升了博物馆文物的科普价值和宣传力度,加深了公众对我国农业历史及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文物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为未来更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星堆面具全息影像作品
全息艺术实验室团队还协同艺术与科技,运用全息影像技术,对三星堆的“纵目大面具”进行了创新性的展示,该作品成功入选北京国际摄影周。该项目不仅精确地再现了古蜀文明的神秘与庄重,还巧妙地融入了北京京剧脸谱的元素,赋予面具独特的“京”味,使全息影像更加生动而有趣。这一创意展品旨在探索全息影像在代替实体文物展示方面的可能性,构建了古蜀文明与北京文化的时空对话。
三星堆面具全息影像作品入选北京国际摄影周
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于2024年6月至7月,深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特展进行现场调研,以充分理解文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了多次反复的实验,包括数字全息影像模型的设计、全息影像光路的搭建、光影效果的渲染、色彩表现的优化以及动态视角的呈现等多方面的调整,力求更精准地捕捉面具的神韵,最终实现了高质量的全息影像展示效果。
实验室成员前往现场调研
短视频作品成果:
点击查看《文博要闻|“百馆千品万人赞”项目优秀短视频作品推介结果公布》
短视频《古韵流转: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的秘密》
该短视频基于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文物“酱釉绿彩凤纹堆塑动物陶仓”而创作,旨在探索并讲述这一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从文物的历史来源到象征意义,一一揭开这尊陶仓的神秘面纱。从古代农耕文化的瑰丽世界中,感受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创新。该视频的成功制作和推广,促进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普及,进一步扩大了文物及其故事的影响力。
短视频《光启千年:铜坐龙的全息再现》
继北京印刷学院在2023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活动中成功实施铜坐龙设计项目后, 《光启千年:铜坐龙的全息再现》以铜坐龙IP为灵感,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创作了一款儿童益智拼图玩具。该视频介绍了这款将传统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产品,旨在通过互动设计让孩子们在拼图游戏中体验历史的魅力,寓教于乐。这款益智拼图不仅是一次创新的文化传承尝试,更是一座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趣味的桥梁。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全息艺术实验室深度参与2024年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凭借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充分彰显学校“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办学优势。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人才培养与首都文化建设的互动赋能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了双促进双提升,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首善”的责任意识推动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在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引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风尚,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北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