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李彪教授讲授“薪传论坛”第二十二讲
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4-04-22|文:周海宁 |图:周海宁|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进一步拓宽新闻传播学子的学术视野,加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新闻传播学院“薪传论坛”第二十二讲于4月19日下午在主校区综合楼会议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作“网络舆情传播新特点与新引导”主题报告。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超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李彪教授作客“薪传论坛”
李彪从当前舆情的新态势出发,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综合分析舆情的产生、传播路径及其社会影响,凝练并总结互联网语境下网络舆情的“社会化传播”“接力传播”“圈群化传播”与“情感传播”四项基本特征,并结合“青岛大虾”“甘肃枪机”“悬浮门”等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李彪利用详实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全面展示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特点与新趋势,归纳出公众争论焦点的转移、资本对舆情的潜在操控以及中国社会舆情的多维动态博弈等舆情内容的十个新特点。根据当前互联网生态格局,预测“O2O模式加剧”“社会关系茧房化”“虚拟社会关系矛盾化”“群体性孤独加剧”和“公共私人领域叠加重合”等五个舆情新趋势。随后,李彪讨论如何提升舆情素养,提出生态思维、跨界-对话思维和人文关怀思维三种思维方式,以预防和处理舆情事件。他强调,在面对舆情时,应当尊重多元声音,做到换位思考,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理性的舆论环境。
在互动环节中,李彪耐心解答与会同学关于未来职业发展、新闻价值观念、舆情演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使大家对舆情新特点为现代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工作的社会职责和未来努力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