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学校承办的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训练营开营

学校承办的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训练营开营

信息来源: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25-06-17|文:刘张莹 王静 |图:刘张莹 王静|编辑:曹文露 张炜

青春执笔,聚精会神聆听历史回响;步履不停,目光灼灼采撷古今华章。6月15日,由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承办的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训练营在京杭大运河(通州段)开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10所高校的27支代表队齐聚千年大运河畔,开启了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创作之旅。本次训练营旨在通过专家讲座、实地采风,引导高校青年深入挖掘通州“五座古城”的历史底蕴与“一座新城”的时代活力,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激发灵感。

图片1.png

学校承办的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训练营开营

训练营在副中心特色沉浸式文明实践宣讲阵地“运河之舟讲习所”上启动。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通州区政协文史研究专刊《通州文史》总编辑程行利,通州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科科长张嘉康,学校出版学院党委书记杨雪莲、副院长叶文芳、教授吕宇翔及各高校参赛团队代表参加启动活动。

活动中,程行利以“通州及大运河文化历史的时代价值”为题,向高校学子讲述了大运河与通州的深厚渊源,从漕运历史为切入点,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同时,详细介绍了副中心以运河为纽带,在城市规划、生态治理、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让学员直观感受到通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文脉传承与时代蝶变。

训练营还设置实地采风环节,参训学生“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路线沉浸式打卡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亲身感受副中心在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卓越成果。

图片2.png

沉浸式打卡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

以通州古粮仓为设计灵感的北京艺术中心被誉为“文化粮仓”,仿金砖工艺的墙壁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橘红渐变的色彩。学子们沉浸于艺术氛围与生态理念的交织魅力中。学校学生高杰华感叹于“文化粮仓”的设计:“它既传承了漕运历史记忆,又以现代语言重新诠释,这种古今对话的张力,正是我创作核心灵感!我计划以‘流动的文明’为主题,用插画与散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大运河脉络。”参训学生随后步入北京城市图书馆,巍然耸立的两座“书山”与依山而布的书籍坐席构成了视觉奇观,银杏叶片天花与立柱营造的智慧生态交融空间,让学子们于移步间感受着文脉与科技的和谐共振。大运河博物馆,通过丰富文物、多媒体互动和场景复原,将殷商文化呈现于大家眼前。这些文物向同学们展示殷商时期的生产、生活、军事、占卜文化,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象化。

图片3.png

进行实地采风

本次训练营的开营,标志着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正式进入实质性创作阶段。在未来的三个月里,包括学校学生在内的众多高校学子,将深入挖掘副中心“五座古城”的历史回响,用心描绘“一座新城”的文明图景。用青春的笔触,在文字中追溯漕运波光里的历史记忆,在书页间勾勒现代都市的活力图景,为千年运河文脉注入新的动能。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