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信息来源: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3-05-06|文:石昆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文化强国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齐力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发挥文化产业管理的跨学科优势,探索“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的创新方式,创作出多部数字文化作品,并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
理念先行,牢记廉洁文化传播使命。2023年4月,青年教师石昆组织指导的“清风促发展,喜迎二十大”主题短视频创意大赛优秀作品《好学生》《底线》《择友or择优》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1级学生吕梦洁、李峻贤等拍摄的作品《演员》,经由学校纪委审核,选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
数艺创新,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2022年11月,青年教师石昆指导,蔡琰、石懿、王翌昕、崔立文、古国浩创作的作品《洛蒙山的回声》获得了第22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策划案赛道三等奖,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单位奖。该作品以大兴安岭自然保护区洛蒙山为原型,以鄂伦春、鄂温克民族文化为设计灵感,结合云南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自然特征,在反思当代社会发展对人类异化的影响中,描绘了一个由森林、城市、人心构成的多重世界,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数字赋能,探索非遗传承现代模式。2023年3月,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张书勤指导,王鑫、蔡琰、王翌昕创作的作品《紫檀木雕刻》获得了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与腾讯公司共同主办的“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优胜奖。该作品描绘了紫檀木雕刻工艺的全部工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旅融合,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8月,由青年教师王蕾指导,蔡琰、王鑫、曹可妮、赵伯麟、古国浩创作的作品《白龙沃幽燕,光辉垂千古》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类华北赛区二等奖。2023年1月,由王蕾老师指导,王鑫、王翌昕、余彤彤等创作的作品《密云区文旅项目策划》荣获由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密云分赛场优秀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22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并于2023年开启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下一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继续面向传统媒体、数字媒体、文化旅游、艺术品经营等相关文化产业领域,聚焦文化科技融合与数字智能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培养富有创新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