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彩亮相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
信息来源:外事处|发布时间:2025-10-21|文:叶文芳 |图:叶文芳|编辑:曹文露 张炜
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19日,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行。学校首次受邀参展,数十种代表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特色和装帧水平的经典作品精彩亮相国际展台。书展期间,学校还举办“跨界合作:国际出版教育联盟的未来”学术沙龙,受到国内外出版界人士的瞩目和高度评价。
学校精彩亮相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
此次书展中,学校以书·艺·新声——“中华之美系列”为主线,展出代表中华文化之美、中国艺术之美、中国数字艺术之美的系列作品,包括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作品《心游方寸——田忠利篆刻作品集》《万物生意最可观》,出版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人间百态·秋》(龙鳞装)、《大运河·流年之水》(卷轴装和经折装)、《千里江山图》(复制级出版物),北京艺科电子出版社的《寓言故事新编》水墨动画和《中国好故事系列》。
学校展出系列作品
10月15日上午,中国驻德使领馆和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有关领导视察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展区,到学校展台驻足观看学校展出的系列作品。出版学院副院长叶文芳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人间百态·秋》(龙鳞装)的制作工艺和装帧特点,并邀请驻德大使体验龙鳞装的“逐页翻飞、状如龙鳞”的阅读意趣。艺科社社长吴玉红展示了《心游方寸——田忠利篆刻作品集》和《万物生意最可观》两部作品。
10月17日,由北京印刷学院、国际出版教育联盟主办的“跨界合作:国际出版教育的未来”的学术沙龙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拉开序幕。此次学术沙龙由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社长于春迟主持,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相关领导、国内外高校、出版界三十多名学者和专家出席。
“跨界合作:国际出版教育的未来”学术沙龙举行
活动围绕国际出版教育的实践与当代价值,国际出版教育界和业界深度合作重塑出版教育新生态和国际教育新标准展开。在主旨演讲环节,叶文芳以“教育开拓者:国际出版教育的北印范式”为题阐述了北京印刷学院国际出版教育的来路与现状、初心与使命。美因茨大学出版学博士安克·沃格尔分享了国际出版教育联盟的未来合作模式。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分享了外研社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融合出版实践、国际合作网络等方面的经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总裁汤恩平就国际出版教育者和出版行业的跨界合作的原因和方式作出阐释。德古意特-布里尔出版集团首席出版官毛里茨·范·登·博赫特就人工智能对国际出版教育的影响给出哲学思考和解答。
沙龙现场
在学术对话环节,五位嘉宾围绕“2030年,每一位出版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单一核心素质是什么”和“人工智能是伙伴、同事还是竞争对手”两个话题展开对话和交流。嘉宾各抒己见、现场氛围热烈,引起很多参展的中外嘉宾驻足聆听。
共话国际出版教育未来
书展期间,学校参展团队还参加了北京出版集团《人生》希腊语、阿拉伯语版的首发仪式、外研集团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中外术语跨文化研究丛书”启动仪式等多项新书发布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并与中国出版集团、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单向街基金会、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等国际出版机构围绕国际出版人才的培养展开深入探讨,就培养方向、培养模式、联合培养等方向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此次法兰克福书展之行,学校不仅通过经典作品展示了北印师生的创新活力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国际出版界展开深度互动,为推动中外出版领域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也为海外读者客观认识和理解中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进一步提高了北京印刷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确保此次参展取得圆满成功,学校外事团队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进行了详尽的前期策划与准备工作。团队多次与中宣部进行深入沟通,就参展内容、形式及预期目标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经过精心筹备,最终确定了参展方案。此次参展是学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中外出版领域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