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支部荣获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 +1”示范活动二等奖
信息来源:党委学工部 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25-01-02|文:杨琳 蒋艾伶 |图:蒋艾伶|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2024年12月27日,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交流评选结果揭晓。经校内展示、评选推荐和市级评审等环节,出版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爱国奉献担当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全面梳理“时代新人强国行”主题社会实践成果,市委教育工委今年继续组织开展北京高校红色“1+1”共建活动。来自53所高校的105个项目推荐至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5个学校项目进入决赛评比。
学生党支部荣获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 +1”示范活动二等奖
出版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 文化赋能 科技助力”模式,聚焦新时期乡村优质文化供给和科技赋能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开展系列“科技+文化”共建项目。
党建引领 文化赋能 科技助力
共建坚持文化赋能,运用阅读大数据模型解读乡村阅读现状和需求偏好,5份特色调研报告破解乡村文化供给“关键点”;共建坚持科技助力,数智IP阅读伙伴提升活动的情感共鸣和社交互动,22场智慧阅读体验活动,激活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点”;共建坚持创新驱动,专家智库深研村庄文化内涵和文旅经济融合,捐赠图书打造特色书屋,把数字阅读平台、线装书制作互动、活版印刷体验等活动送到民宿中,点亮乡村文化振兴“闪光点”。
开展系列共建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30余名支部成员、近百位专家团队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唐大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落,推动了“‘大家小家’来通读”文明实践活动、大运河文脉之旅实践项目等系列产学研项目。唐大庄村取得全市唯一一个非种植产业科技小院建设资质,也入选北京市农民增收典型案例。
在这场书卷气与烟火气的双向奔赴中,学生党员研民情、知民意、解民忧、聚民智,发挥出版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唐大庄村走出了一条“科技+文化”双轮驱动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科技融合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力新时期首都副中心建设“一路书香”,把“出版报国 文化强国”的初心使命书写在京华大地上。
助力“‘大家小家’来通读”文明实践活动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组织工作,将该项活动作为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发挥学生党支部铸魂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工作抓手。自2024年初启动以来,学工部以“爱国奉献担当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充分动员全校50余个学生支部深入基层一线,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主题宣讲、科研应用等,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以自身所学和实际行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11月,学工部开展了2024年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评比,10支学生党支部围绕红色出版文化弘扬、印刷科技研发、村镇文化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充分展现学生党支部与共建党支部的相互赋能作用和创新创造活力。共建党支部双方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校区特点、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将“支部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党员受教育”作为共建目标,在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学工部将继续巩固共建成果,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发挥学科优势,为首都经济社会与科技创新发展持续贡献北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