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6-13|文:潘洋 |图:潘洋等|编辑:曹文露 张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等文件精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5年开学以来,学校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工作。
近期,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总体安排,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杰民,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怡,党委常委、副院长刘益、刘尊忠、杜艳平,副院长陈丹等校领导分别深入多门思政课课堂讲授思政课,并对青年思政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听课指导,以实际行动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校领导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刘杰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专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路选择三个方面展开。刘杰民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冯怡以“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为题进行授课。她在授课中深刻阐释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谈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授课现场
刘益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讲授,深入解析“六个必须坚持”。他强调,“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结晶,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刘尊忠以“坚定理想信念,做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为题开展授课。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鲜明的出版印刷文化特色的形成过程,结合学校师生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典型案例作讲授,鼓励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作贡献。
讲授专题思政课
杜艳平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近激光照排技术奠基人王选院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人生历程,以生动的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
陈丹以“书山有路 学海扬帆”为题,为学生讲授学业生涯与规划课,鼓励同学们依托学校特色全面发展、及早规划,对后续的升学、留学和就业等发展方向作出科学把握。鼓励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深耕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从容自信走向未来。
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认真听思政课、亲自讲思政课,是学校加强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领导干部示范授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凝聚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合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出版传媒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