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菁菁校园» 师生支部共建,开展助老活动

师生支部共建,开展助老活动

——计算机与数媒支部组织师生党员走访我院退休老党员

信息来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1-03-30|文:

    为迎接建党90周年,进一步创新创先争优活动形式,拓展党员活动内容,2011年3月23日,计算机与数媒联合教工党支部,在二级学院党总支的倡导下,与电气低年级学生党支部联合组织了一次走访慰问我院离退休党员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由教师党员杨树林、刘华群、李桐、陈如琪同志带队,分组走访了我院刘兆毓、邹振权、王淑华、瑞丰年等老同志、老领导。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校史,接受一次爱校荣教育;进一步了解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感受人生经历,接受一次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的教育;帮助老党员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与离退休支部建立长期联系,发挥老党员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展师生支部共建的有效途径。

    在与老教授、老同志的亲切谈话中,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收获颇丰。

    第一组走访了原电子系主任刘兆毓教授,年过花甲的刘老师虽然已离开讲台十年有余,依旧深深牵挂着学校的发展以及学院学风建设。他指出,当今大学生依然应该以学习作为生活的重心,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刻苦学习,而看到一些同学迷恋网络游戏,沉醉于诸多诱惑,忘掉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再联想到自己在过去岁月刻苦钻研学术、为了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老同志深感惭愧和不安。学生党员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课业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创新。另外,在做好标杆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帮助身边学习困难的同学,尽自己的能力改变部分同学扭曲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让大多数思想上有颓废之风的同学尽早醒悟,珍惜大学四年珍贵的青春时光,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有用之才。

    第二小组探望了二级学院原党总支书记邹振权老师,就目前大学生对学校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作用等话题与来访师生进行深入交流。邹老师向大家做了详尽的解答。邹老师指出,现在各高校大平台教育是在整个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应用而生的,但国外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国内更加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教育。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态势来看,大多数的公司更加喜欢专业技能型人才,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浮躁、不踏实,掌握知识内在规律的能力较差,以及所学专业知识更新快等原因,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所以当下仍处于一个先从知识分子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过渡期,在此前提下,当代大学生应该要积极地面对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地看待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踏踏实实,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目标明确,提高自身素养,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把知识转换为一种素质和能力,进而把能力转换为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懈追求的动力。邹老师强调,大学生党员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因为我们除了是一名大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学好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在广大的同学中起好带头作用。

    第三小组来到了王淑华教授的家中,王老师曾是北京印刷学院原机械系的一名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交谈中,王老师告诉我们:人生一定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的方向,一个是信念,一个就是志向。她说:“作为一名党员,你们的信念已经找到,一定要把握好这个信念,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第二个是志向,要将自己年轻时的想法付出与实际行动,不断的学习、努力,将想法变为现实。只要做到这两点,自己人生的方向一定不会偏离原来的轨道,最终迈向成功的彼岸。”听了这些话后,大家备受鼓舞。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当把握住时代的主线,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学习,同时这也是时代和民族赋予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小组师生党员深入小区慰问了我院原监察处处长瑞丰年,并进行了亲切交谈。学生党员向瑞老汇报了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并询问了老干部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的困难和想法,使大家更加明晰了今后助老服务的重点与方向。最后,双方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并邀请瑞老方便时能参加学生支部有关活动,也为今后支部工作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慰问老党员的活动,教师党员感受到了信心、责任和使命,决心继续发扬老党员、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做好本职工作,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学生党员更深深明白所肩负的责任以及老党员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老党员纷纷强调,以学为重,勇于实践,走出校园,感受社会,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和实力。

    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这是一次新的开端,服务社会,扶弱助老,师生携手,全面成材,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