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菁菁校园» 【迎新季】新闻出版学院喜迎2016级新生

【迎新季】新闻出版学院喜迎2016级新生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16-09-01|文:张紫微 许晨露 王天天 刘可欣

    8月31日早,北京印刷学院2016级的学生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走进校园。新闻出版学院学生党员、各社团组织干事、以及各专业导员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早早到达学校主校区,帮助新生们完成入学各项事宜。

    新生报到以学校正门的迎新广场为起点,分为在学院接待处领取一卡通、缴费开票、体育馆扫描通知书、购买耳机、体检、购买教材和军训服装几个步骤。学校为给广大新生提供便利,设置了行李寄存处、贫困生绿色通道、失物招领爱心亭等设施。参与迎新的学生干部们十分热情地为新生们提行李,指引路线,答疑解惑。

    一些新生表示,报到前通过加入学校官方QQ、微信群,或关注公众号的方式,对报道流程有了充足认知,得到了学姐学长们的帮助。大家对于学校环境比较满意,一位家长说:“学校很幽静,也显得格外温馨”。

    下午两点,新闻出版学院在综合楼基地会议室举办新生家长座谈会。新闻出版学院党委书记高杨文、执行院长魏超、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邓漪、各专业负责人、学工组老师,以及来自新闻出版学院各专业的新生家长们参加了本次座谈会。高杨文主持会议,并对莅临本次会议的新生家长表示热烈欢迎。


 

    魏超强调了大学学习的心态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新闻出版学院的基本情况。新闻出版学院共涵盖编辑出版、数字出版、广告学等五个专业,专业门类齐全,编辑出版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三个学术硕士学位点,出版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魏超还特别介绍了2016年启动的新项目——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进行的“中美合作实验班”计划,该项目将推动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专业的数字化和国际化进程。同时,魏超表达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热切预期,和对新闻出版学院的信心。

    邓漪从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两个层面,以关注学生成长为重点,讲述了从思想教育到自主实践的全面发展模式,并在会议上分享了历届学生获奖的优秀作品,引发良好的反响。

    各专业负责人针对不同专业的历史、特色、优势等进行了介绍,重点分享了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政策等。编辑出版专业负责人朱宇老师针对韬奋班培养计划做了详尽的介绍,她提到,韬奋班培养计划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资力量雄厚,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教育机制,自开班以来为出版业输入了新鲜血液。数字出版专业负责人袁萱老师首先介绍了数字出版的专业背景,她表示目前的教学偏重数字化转型,专业优势在于依托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新媒体方面有很好的资源。目前的授课内容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内容创意、技术应用、产品运营,因材施教。传播学(国际出版)专业负责人吕静薇老师介绍了专业的历史背景。目前国际出版专业主要从两个方向培养学生——英语和出版。课程设置方面,国际出版专业除语言类课程之外还特别设置了文化交流课,为学生出国和考研提供便利。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杨艳琪老师介绍新闻学专业是新生专业,但是后发力非常强大。国际方面,新闻专业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开展合作培养项目;国内方面,新闻专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建立双培项目。广告学专业负责人李军老师介绍了广告专业的悠久历史和强大师资。广告学专业是北京印刷学院的强势专业之一,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李军也建议家长能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好高中到大学的衔接工作。

    在自由交流时间,一位双培学生家长动情地说到,自己的孩子以610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印刷学院,正是看中了印刷学院的专业特色,孩子入校后受到了贴心帮助,对此他十分感谢。

    最后,高杨文再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感谢新生家长的到来,并叮嘱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会议结束后,几位院领导一起走访新生宿舍,关心新生的安顿情况。

    晚上八点半,罗学科校长来到学院男生寝室看望新生,对报到各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解。在走访各个寝室的过程中,罗校长和学生们就职业规划、住宿条件、家庭情况等进行了交流,他告诫学生们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争取早日成为印院的优秀人才。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