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传承王选精神 赓续印刷红色基因”主题活动(理论学习篇)
信息来源:印包党建|发布时间:2023-05-30|文:曹瑀濛 |编辑:苏晓杭 曹文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党委以“王选精神”研究为切入点,立足专业特色,加强党建带团建,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学生党支部于近日开展“学习传承王选精神 赓续印刷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活动分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个阶段。
在理论学习阶段,各学生党支部依托创新学习小组,阅读《王选传》,结合专业学习与个人成长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感悟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王选精神。
关于王选精神,可以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读,我认为王选精神,是不惧挑战的创新精神,是甘为人梯的大师精神,是淡泊名利的大家精神。这些精神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更显得弥足珍贵,王选精神引航时代,源远流长。作为印刷专业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传承发扬王选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印刷第一学生党支部 孙雷
我们要追求王选同志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要甘当绿叶,乐于“成人之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以“老黄牛”精神担当尽责,苦干实干,秉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情操,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
——印刷第二学生党支部 王闻茁
在本次学习中我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的大地上树立了一座座科研创新的里程碑,而王选院士,作为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一生,其中的百折不挠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尤为值得我们学习。身为北印学子,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王选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包装学生党支部 安然
在仔细阅读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后,我感动不已。王选院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继续坚持工作,认真地审阅一份所里要上报的文件。他普通、平凡,但却有着许多高尚的品质。他的长远目光,宽广胸怀和胆略,以及甘为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让我们坚信: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他从未被名誉和利益所迷惑,在困难重重、未来希望渺茫的时候,他选择了迎难而上、自强奋进、开拓创新。他用行动为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值得所有人学习。
——高分子学生党支部 祁奥
“一个人的成就,绝不是金钱。”改革开放后,各类思潮涌动,“赚大钱、赚快钱”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信条。而王选耐住寂寞,集中精力潜心研究了18年,发扬颠覆性创新精神,研制成功“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让我国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光与电”的新纪元,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看完《王选传》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我从王选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他在这几次重大选择中的坚定,更看到的是他胸怀若谷、意志坚强、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这对于身为研究生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与督促,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和践行。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任昱晨
王选院士具有胸怀国家、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在当时计算机新兴,处于冷门专业时,他发现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未来重点发展学科”,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文章中也描述计算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他下定决心钻研计算数学。王选后来总结道:“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王选院士堪称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他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们的典范。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沈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