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菁菁校园» 出版学院组织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

出版学院组织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

信息来源: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3|文: |编辑:侯赛男 曹文露

近日,出版学院组织全院学生集体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此次观影活动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媒介,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着力强化了青年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担当精神。

电影《您的声音》以其真实且生动的叙事,串联起话务员的成长、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市民打分机制、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方式等7个不同的故事,将基层治理的工作场景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


观影结束后,学院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观影感受。

影片中,实习话务员小王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的成长轨迹,正是千万基层工作者的缩影。当看到社区书记说出“必须亲自上阵”的承诺时,我眼眶湿润——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朴实的诠释。影片还展现了治理模式的迭代:从“吹哨报到”到“未诉先办”,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作为观众,我既感动于基层工作者的付出,也震撼于制度创新的力量。这让我明白:城市的温度,正来自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与突破。

——23级出版专硕3班 刘妍

影片最打动我的是它所传递的情感共鸣。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城市治理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故事集。那些基层工作者,如社区书记、话务员,他们日夜奔波,为解决居民的问题而努力。他们的工作或许琐碎,却充满了温度。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一个个家庭露出笑容。这种温暖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社会治理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24级数版1班 王嘉雯

影片最震撼的力量,在于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每个市井百姓都是城市治理的“编外公务员”。他们用最朴素的参与,重塑了“人民城市”的深层含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特色的基层智慧,更是文明社会最珍贵的信任契约——原来改变世界的支点,就藏在每个人琐碎的日常里。

——22级韬奋班 葛淑贤

《您的声音》让我深刻感受到,城市治理不仅是冰冷的规则与制度,更是一种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北京的研究生,我常常忙于学业,忽略了身边的社会问题。这部纪录片让我意识到,城市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共同使命。倾听市民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困难,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这种温度,正是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24级出版专硕2班 成菲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