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用一本书总结我的2022

用一本书总结我的2022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23-04-06|文: |编辑:蒋成徽 曹文露

读书是用文字将灵魂点亮

分享书是让灵魂在联结中深度共鸣

书中有起承转合的故事

书中有历久弥新的智慧

卷帙浩繁中

智慧光芒穿透历史 思想价值穿越时空

让我们来看看学子们

是如何用一本书总结自己的2022吧

挣脱现状 努力的尽头是完美

设计艺术学院的高乐同学用《太阳黑子》,一部名字带有科幻色彩的悬疑小说,来形容自己的2022年。“他们必须轻装前行,他们不能像彗星一样拖曳着尾巴滑落星空的深渊。天使一般的尾巴属于人间,而被人间驱逐的他们就登上最后的那班飞船,去向太阳黑子灵魂的永息之所。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如果无法去改变所谓命运的安排,那不如用人为的方式求得自己所求。”《太阳黑子》中主角在负罪逃亡中那种求生求善的强大的精神内核,对高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知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举办的消息,精通设计艺术的高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若想不负此行,那么参赛作品既要有深刻的内涵,又要有精致的外观与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她也曾因有了好的创意而欢欣鼓舞,但更多时候是为了追求细节之处的完美而对着图纸涂涂抹抹,反复修改。在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后,她终于获得了一个完美的作品与一本浸满了付出的证书。如她所言:“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永远不对现状满足,永远致力于完美,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采写:杨可心)

成长不是痛苦 我们终会走上自己的路

春秋轮转,站在年末回首,总有一些喜悦或遗憾零零散散地撒在记忆里,新闻传播学院的毛怡歆同学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来概括她的2022。

“这是一本围绕成熟、自律和爱展开的书。”每次迷茫或情绪低落时,她都会阅读这本书,在书中寻求一种治愈。回想自己的2022,毛怡歆将“挑战”作为自己的年度关键词。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是今年最大的挑战,在她看来,进入大学之后,自己选择的机会变多了,要坦然地接受变化带来的问题。就像书中的一段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毛怡歆说:“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中锻炼自我,成熟心智,最终才会得到成长。”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在阅读的过程中,毛怡歆不断地与自己和解。2022是转变的一年,她开始勇敢地面对诸多不确定,“2022是一个新开始,也是一个新挑战。这本书告诉我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而不是消极逃避,同时也让我发现真正的成熟,不必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需要亦步亦趋,而是获得心灵的独立,成为真正的自我。”

毛怡歆觉得自己的2022年是鲜活而又浓墨重彩的,这一年的经历也让她能够更加坚定地走上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采写:张聪颖)

共克疫情渡难关 脚踏实地筑未来

匆匆又一年,经济管理学院的姜云博选择《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本书来总结自己的2022年。他认为这本书中,作者较为专业地解释了疫情的产生与带来的问题。“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关于疫情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畜牧业之间的关系,拓展了自己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多视角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2022年姜云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也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级,这对他来说是特别的回忆。提到对2023年的展望,姜云博这样说道:“希望尽早回到学校,来年能够在专业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和相关专业考试,进一步提升自己。”

“不觉年末将至,只愿尘事冬安,愿各位同学都能在北印拥有一段美好又温暖的回忆。”

(采写:邵子轩)

偌大长安的追梦人

腊月梅花吐幽香,瑞雪飘零凌冬至。不知不觉,已近年末,在马上就要迈向新一年的此时,回首旧岁感悟得失,机电工程学院的许卓新,选择《长安客》总结自己的2022年。

这本书中最令许卓新印象深刻的便是李白的故事。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李太白在年轻时,也是一个历经浮沉颠簸的平凡人,也有打击,也有失败,但却仍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着。2022年的许卓新备战高考,实现了从一名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踏入北印的大门,进入一番新天地,就像书中逐梦向长安的古人们一样,奔赴一场一场如梦似幻的挑战,翻过高山,蹚过长河。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们是被困在这座城市中的普通人,但我们最终也会是最耀眼的诗人。”

对于许卓新而言,过去的一年收获颇丰,在新的一年里,他也将继续怀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地去迎接更多的挑战,去获得更多的成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采写:周静瑄)

想自由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当被问到用一本书总结2022年,新媒体学院的李佳艺同学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便是那本《被讨厌的勇气》。对于自己的2022,李佳艺同学说:“这一年,她开始不以别人的期待为最终目标,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以前的她总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是,现在更希望是就算别人不喜欢自己,也要自己喜欢自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一切的幸福与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他人的目光像一张网束缚了我自己,而每个人既是织网的人也是破网的人。

李佳艺同学认为:我们不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同样,他人也不需要活在我们的期待里。就像减肥这件事,最开始是因为有身材焦虑,为了得到一句“你好瘦啊”的夸赞,但现在明白了“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自信的人最美丽。

《被讨厌的勇气》中写道:“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那是对方的课题。擅自背负别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别想太多,走好自己的路,看看前面的太阳和路边的花,然后坚定地温柔地拥抱更好的自己。期待2023。

(采写:李佳艺杨轶铭)

妙语连珠说不尽 绵绵不绝又一年

当被问起想用哪本书形容你的2022时,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于好栋带着郑重又向往的语气提到了那本《狮城舌战》。二十九年前,复旦大学辩论队舌战群雄,终折桂而回,当年万人空巷,只为亲睹他们的风采。同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狮城舌战》,从此“狮城舌战”成为专有名词,深深烙入于好栋的脑海中。

书中优秀的辩论手们展现出的青年的模样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放在如今也仍不过时。于好栋从90年代的辩论手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说:“回顾这一年,我参与了很多线上线下的辩论赛。印象最深的便是我与队友们一起在宿舍的楼道里备赛到凌晨,虽然很困,但是乐在其中,我们很享受思维碰撞的快感。”

“《狮城舌战》表面上写的是辩论,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去与他人相处。”于好栋这一年亦是如此,一边打着喜欢的辩论,一边深入习得许多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像书中的辩手一样,于好栋也正打出属于自己高歌猛进的人生!

(采写:郑泉)

在平凡的生活中 遇见不凡的自我

“他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这是《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令尤璐感触最深的语句,她用这本书总结了自己的2022年。

生活的马车拉着我们奋力向前。在2022这一年里尤璐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到出版社实习,亲历行业一线;独自在外租房,直面生活的挑战。并不如意的居住条件、微薄的实习工资、和同事的差距……尤璐把这些看作是初入社会的磨练。她相信,在生活的推动下,我们会走得更远。

榜样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人生的挑战。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里艰难求存,但他不卑不亢,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当我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独立之精神的时候,我会通过他的境遇、他的挣扎、他的选择,获得自己面对生活的力量。”这是尤璐对2022年的回答。

大千世界,才人辈出,常怀谦卑之心,方能行致远之路。

(采写:王嘉莹王滢越)

携手相伴 共赴繁华

2022年临近尾声,谈及用一本书进行年末总结,来自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的汤易洁选择了《乌合之众》。

这本书主要研究群体性心理,书中有着“人一到群体之中,智商就严重降低”的观点,但是今年汤易洁却产生了与之不同的思考。步入大学是她这一年的最大变化,在全新的宿舍生活中,除了平时的愉快相处,在她腿受伤后的关键时刻,她的朋友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处理,养伤时用轮椅推她出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汤易洁感受到了“群体”的温暖。作为班长,她架起同学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也越来越意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才会演化出“群体”。除此之外,参与社团活动也让她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她坦言,正是因为有朋友的存在,才能让她的工作更加全面完善,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汤易洁在大学里收获了一群新朋友,她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的“群体生活”给她的2022留下了五彩斑斓的美好印迹,她也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和好朋友们一起度过,共赴繁华!

(采写:宋亚轩)

读书使人充实

分享使人深邃

当书卷轻启

流溢智慧的星河 怀抱真情的轻云

乡愁浸染的月 别绪缠绕的雨

都徐徐浮现眼前

愿以一本书总结北印学子的2022

愿以一恒心坚守北印学子的成长之路

愿你我今后的岁月仍能书香缱绻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