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 北印学子追梦路上的国奖故事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25-01-02|文:
追梦路上
北印学子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
追光路上
北印学子熠熠闪亮 向阳而生
走近国奖获得者
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出版学院 龙雨汐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龙雨汐研一入学时以优异考研成绩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研二研三综合测评成绩连续两年专业第一,学业之路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她对专业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术业专攻,精勤不倦;砥砺深耕,方有所成。在科研实践领域,龙雨汐积极参与导师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童书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机制研究”,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作为全国出版学科共建项目交换生,龙雨汐赴北京大学交流学习期间,不仅课程成绩优异,还深度参与了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展现出深厚的学术潜力和优秀的研究能力。
业精于勤,奋之者优;功成于恒,持之者卓。龙雨汐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凭借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绘本《小贝和她的四位情绪朋友》设计作品在2024年出版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她还成功考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专业论文《国内外AIGC检测系统进展研究》被第二届出版教育国际高峰论坛青年学者论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出版变革论坛收录,并在会议上进行汇报。
君子立身,以仁为本;修己安人,德行兼备。龙雨汐在学生工作中也尽显担当,连续3年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担任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期间,组织多场校级活动,如毕业生跳蚤市场、就业经验分享会、北京印刷学院第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等,为校园生活增添色彩与活力。同时,作为班级团支书,她用心经营班级事务,积极推动班团建设与红色出版精神的传承,获评校级优秀团干部。龙雨汐还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在办学65周年纪念、“‘京’彩文化 绽放青春”2023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在面对多元挑战的广阔舞台,龙雨汐以勤奋为笔,以恒心为墨,绘就绚丽的青春画卷。于沧海之涯,始观巨浪澎湃,于浩渺之上,愈感劲风激昂。她坚信,披荆斩棘以逐之,拼搏奋进以就之,浪尖奋勇复扬帆,无量风光在远方。
机电工程学院 王家宁
逐梦青春,砥砺前行。王家宁始终秉持着全面发展的信念,用心生活,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服务师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执着地追求着。
信念如磐,初心如炬。身为中共党员的她,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定期研习党的理论知识,持续增进自身党性修养,力践党员先锋模范之责。北印送给她的首份珍贵礼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她反复研读,体悟深刻。王家宁表示能与北印相逢深感幸运,不但令其养成品阅红色经典之良习,亦引领她在成长之途奋勇前行,蜕变成更为卓越之人。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学习上,王家宁以绩点4.29的优异成绩,位居班级第一。目前她已经完成了五篇文章的撰写,发表三篇文章,录用两篇SCI文章。积极参与团队的两项课题,主要负责数据处理、算法研究等工作。她还参加数字媒体学术年会并作报告,获得优秀论文的称号。
科研和考试不同,科研没有预知的答案。在科研的路上,王家宁认为,一方面是在寻找科学问题更好的答案,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找更好的自己。如何平静地面对失败,如何解决自己没有见过也无从参考的难题,是科研教会她的。更重要的,她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勇敢地寻求师兄师姐和导师等前辈的帮助,尤其导师和读博的师兄给了她很大的帮助,两位导师的关爱和指导更是她前进的强大动力。
王家宁研一期间担任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研二担任社团部长,她认真备课,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此外,她还积极主动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学校主办的快递绿色科技发展大会进行会场服务等工作,并在校外进行相关实习,让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
王家宁深知健康体魄乃奋斗之基石,故而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此同时,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由此结识了众多出类拔萃的同学以及经验丰富的前辈,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体验。
新闻传播学院 吴雨蓉
作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印刷学院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吴雨蓉品学兼优、自律自强、积极向上。秉持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念,她毅然从新媒体学院跨考进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开启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求知征程。
学路漫漫,上下求索。研究生期间,吴雨蓉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综合测评排名专业第一,获得2024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及称号。在导师郭瑾的指导下,她参与的作品《“一方八桂 养万方人”2025首届广西康养产业文旅博览会》以创新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会展项目策划赛”全国一等奖。此外,她还荣获“2024年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研究生挑战赛”二等奖,参加2024ICCA全球场馆论坛、2024中国会展人大会(EPCC)等学术论坛。吴雨蓉认为,学习远不止是分数与荣誉的获取,其更似一场探索未知、启迪智慧的沉静之旅,旨在借知识之力充实自我,为未来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积蓄潜能。
精业笃行,砥砺担当。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2023级新传学硕班的团支书,她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各项班团事务之中,定期组织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团员推优等工作,同时做好上传下达。作为新传学院公众号“向上吧少年”编辑部的一名干事,截至2024年4月,她已累计排版推文130余篇,力求以更赏心悦目的形式,向老师与同学们精准传递学院资讯信息。
躬行逐梦,力行致远。在实践方面,吴雨蓉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运河博物馆青年指引志愿服务活动、新生军训志愿服务、书香特色研学行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项目中。实习期间,参与“SIAL西雅国际食品与饮品展”“中国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的筹备与展期工作,以实践深化理论知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吴雨蓉认为,国家奖学金的荣誉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前行的激励。她将继续怀揣梦想,砥砺前行,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不懈努力,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新媒体学院 安家瑢
在青春的画卷上,安家瑢用勤奋和智慧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在本科期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两次励志奖学金和一次企业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及校级优秀毕业生。如今,作为新媒体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她全面发展,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时代在召唤,未来在青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安家瑢不仅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更在行动中践行理想。作为党支部委员,研一期间她率先垂范,积极参加“读懂中国”社会实践活动,拍摄了退休教师于春荣的红色故事,用影像记录下感人至深的瞬间。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青春拍客秀”活动中,她将镜头对准校园里的守护者们,通过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学无止境,追求卓越。安家瑢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在2023级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排名中,她位列第一。她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一期间获得了未来设计师国赛三等奖、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二等奖、数字媒体科技大赛国赛一等奖、usda美国新概念艺术设计奖三等奖等24个奖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学术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她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安家瑢积极参与导师的学术和科研活动。她深知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她负责的大学生科研立项作品《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数字化传承—以<印木阁>App为例》成功结项并被评为优秀项目;与田径队员们共同完成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力量训练对我校短跑运动员运动技术和姿势的影响》也成功结项并顺利出版。这些科研经历,不仅培养了她团队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还大大提升了她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她为公司制作海报及手机界面方案设计,其设计方案被公司采纳并开发,现已进入内测阶段。这些经历让她在课堂之外,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青春如歌,活力绽放。安家瑢用行动诠释了运动的魅力,她热爱运动,是校iRun长跑协会理事会成员,参与了多项体育赛事,获得首都高校62届市运会女子丙组4×100米接力第三名、女子丙组400米栏第四名、第二届体适能挑战赛接力第八名、第17届板球联赛第三名、首都高校第九届激光跑锦标赛单混第一名、双混第四名等多个奖项。她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活力与激情。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安家瑢始终秉承着“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学术、个人成长上不断取得进步。追梦不止,奋斗不息,她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国奖桂冠闪耀
是不懈的奋斗和汗水的凝霜
让我们一起不遗余力
奔向我们的旷野
燃放我们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