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于平凡处见真情——访学校新疆学生热孜亚木

于平凡处见真情——访学校新疆学生热孜亚木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09-12-07|文:方桂森 冯小娟

    热孜亚木,学校2009级包装工程的一名学生,来自新疆伊犁一个腼腆内敛的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常年身患重病在家不能工作,家中兄妹四人,哥哥辍学在外打工是家中的唯一经济来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负担重,学校开辟绿色通道让热孜亚木顺利入学,通过绿色通道,热孜亚木的学杂费等获得了减免和补助。

    入学后,学校勤工助学办公室和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的老师,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根据学校勤工助学制度的相关规定,为她安排了图书馆社科新书阅览室的勤工助学岗位,这个岗位主要是在课余时间帮助图书馆的老师整理书籍。

    在和热孜亚木平常的工作接触中,图书馆老师了解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对她十分关心,经常给她帮助,鼓励她,给她信心。热孜亚木说:“虽然我这个岗位的工作量有时候很大,但老师们从不给我过大的压力,总是帮我减轻工作量。”图书馆老师的关心让热孜亚木很感动,她说,“和这些老师相处让她感到家庭的温暖,我为遇见这些好人而感到庆幸。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给予她的不只是工作上、生活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热孜亚木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经济上的帮助,同时也得到了能力的锻炼。热孜亚木说:“图书馆的老师们真心待我,我无以回报,他们教会我的东西真的很多。”热孜亚木说,在她生病被隔离的一个星期内,她与图书馆失去了联系,病好回到工作岗位后,图书馆的赵老师了解到她没有通讯工具便将自己女儿的一部手机送给了热孜亚木。图书馆的老师们在党支部书记于春荣的倡议下为她捐献了人民币240多元,帮她购置了手机充值卡,以便与家人、朋友及图书馆老师联系。热孜亚木说:“当拿到手机时,我非常感动,我感谢于老师和赵老师,感谢学校所有帮助我的人,是他们让我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让我在黑暗中不再害怕,让我在异乡不再感到孤独,让我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在谈到勤工助学时,热孜亚木说:“勤工助学真的很好,是勤工助学岗位让我遇到了于老师和赵老师这些好人。勤工助学,不仅减轻了我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我的精神压力。在工作过程中,我学会更好的与人相处,锻炼了我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好好珍惜。”

    在谈到在学校学习生活三个多月的体会时,热孜亚木说,“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用勇敢面对命运,用平淡对待磨难,用虔诚祈盼幸福,用感恩回报人间,毕业时定会硕果累累!”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