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围绕中心强师德 服务师生转作风

围绕中心强师德 服务师生转作风

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9-10|文:

    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自2010年8月建院以来,围绕本职工作,强化师德建设,深刻认识到研究院的建设,是学校实现“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大学”目标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全院上下通过师德建设,树立了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切实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打造了和谐、文化、关爱、服务、创新型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院以支部活动为载体,积极对教职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1、设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研究院党员通过树立党员示范岗的信息牌,亮出党员身份,表明党员职责,公开党员承诺,接受服务对象监督,不断提醒党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心接受批评并不断改正。

    2、通过组织支部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研究院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赴延安考察调研,深刻领会了延安精神,其重要的内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结合研究院的建设,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致认为,研究院正处于艰苦创业的阶段,很多事情必须从零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建设,必须把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贯穿于研究院建设始终,不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表示,愿意牺牲暑假休息时间,自觉加班加点,完成学校交予的建设任务。

    3、组织研究院全体教职工观看党风廉政教育宣传片,提高每个人的廉政风险意识,加强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能力。

    4、研究院党支部定期举办民主生活会,邀请非党员一同参加,就研究院建设及发展相关情况进行讨论,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互相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研究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对一服务师生和企业,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院不断创新建设和工作模式,即“服务一线师生,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研究院窗口示范作用”。

    “服务一线师生,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即在充分掌握科研成果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学校重点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实行项目双重负责人制,即除了项目本身的技术负责人外,还能积极贴近学校一线教师,解决教师产业化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研究院组织实施了四个产业化项目,共申请北京市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1700万,联系了10余次社会投资方,累计获得社会投资1.5亿元。此外,科技园在园区空间紧张的情况下,腾出200平米的空间,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研究院根据这一形势,了解市场运作的企业党员贴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大学生项目企业争取业务,为企业生存提供有力支持。目前研究院共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介绍业务10项,成功洽谈4项,累计收入10万元。

    “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研究院窗口示范作用”,即根据科技园入园企业的需要,研究院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一是研究院为企业利用学校各类条件平台和技术力量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二是研究院委派人员参与企业董事会,为企业的发展如何与学校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建言献策。三是指导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帮助撰写各类项目任务书,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发展,累计为企业争取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一项,正在申请工信部项目一项、发改委项目一项、中关村现代服务业项目一项。四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工作。研究院针对科技园区外来人员较多和化学品较多的特点,联合学校保卫处党支部,为企业免费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演习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了研究院楼的安全系数。如“高阻隔、抗迁移绿色包装薄膜产业化”项目中,研究院党员帮助外来的社会投资方联系当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公司的登记注册等程序,又帮助联系公司办公和生产地址,缩短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时间,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

    三、研究院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发挥

    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研究院通过贴近一线学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贴近一线教师,为教师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进一步走向市场搭建了桥梁,从而反推学校的科学研究从过去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方式转变,从过去单学科、单团队的小规模研究向多学科、多团队的协同创新研究转变。

    在服务社会上,研究院通过贴近企业发展,了解企业发展之所需,充分发挥高校长处,把研究院的窗口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实现了学校的资源整合,高效的为行业企业服务。

    在文化传承创新上研究院通过各种服务工作,将企业成员真正融入到高校的文化氛围中,将高校科技创新的文化深深的渗透进企业中,让企业深刻的认识到,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生存;没有创新,企业就不能发展;必须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学校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借助高校科技东风,快速转型升级。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