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 赋能成长 走近市青教赛、青管赛一等奖获得者(二)
信息来源:工会|发布时间:2024-03-07|文: |编辑:王奕雯 曹文露
在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北京高校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上,北京印刷学院参赛教师斩获一等奖,展现了北印青年教师的育人使命感、责任感和和教育教学专业度、创新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青管赛”B组团队一等奖获奖团队,倾听学生处王秋艳、教务处王妍、纪检监察办公室张波,讲述他们的参赛故事。
(左:王妍 中:王秋艳 右:张波)
两个多月的备赛过程,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竞技比拼,更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每一帧、每一幕,都深深刻进了记忆里,也映照在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成长中。
文化报国的北印初心指引我们勇敢聚焦,精准破题。青管赛是以“办好一项重点工作”为赛事理念,设计制定工作方案并进行展示回顾。2023年的“育人工作方案”相比2021年“校庆工作方案”来说内容更宽泛,定位更全面,如何把虚拟抽象的命题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读题破题成为了首要任务。在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反复的讨论后,我们最终决定走出“三全育人”的常规思维,放弃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把我们最熟悉的北印作为这个虚拟命题的真实蓝本,以“文化报国”作为办学使命,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思想文化根基作为育人目标,以“文化育人”作为我们育人工作主要任务。有了这样一个聚焦定位后,经过十数稿的打磨,最终我们形成了“首都大学”2024年文化育人整体工作计划和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两个分方案,以“扎根京华大地,传承红色基因,深耕文化行业”作为比赛的破题点,以“以文化人、以文兴城、以文弘业”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思想掌舵的精神旗帜引领我们立意高远,乘势而为。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8日晚看到新闻通稿时,我们的心情只有四个字——又惊又喜。惊的是,此时离系统上最终提交正式方案的截止时间还有不到48小时;喜的是,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撰写的育人方案恰好与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不谋而合。有限的时间里,读懂多少、吃透多少、融入多少,又是一道崭新的命题。幸而有学校领导和专家团队的指导点拨,让我们醍醐灌顶;有团队小伙伴的齐心协力,终能临阵不乱。最终,48小时后,我们以“坚持一个聚焦、推动双向赋能和实施三大工程”作为“首都大学”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工作思路,4975字、4图1表,如期提交了文字方案,为新时期首都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北印智慧和北印方案。
求真务实的工作积累助力我们拓展视野,协作创新。工作方案的准备,既要有胸怀大局的育人理念,又要有落细落实的工作举措;大到难点亮点的准确把握、特色方案的创新凝练,小到字斟句酌的打磨,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路走来,特别感谢学校领导、专家团队、教练团队和部门同事的倾囊相授和大力支持,让我们方案的每一个理念都言之有物,每一条举措都切实可行,每一张图表都表达精准。当然,还要感谢并肩战斗的团队小伙伴,我们来自不同的工作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积累,从最初的组队,到最后的展示,我们从自身实际工作中汲取智慧和灵感,集思广益,方能各施所长;细节到位,才能掷地有声;相互信任,才能突破自我。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保障我们追求卓越,精彩展示。将文字版方案提交系统后,我们将准备重点转移到演讲稿和PPT上。稿子成型后,我们睡觉前、起床后、上班路上都见缝插针地反复背诵逐字稿,直至从任何一点开始都能脱口而出的程度。在细节的考虑上,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专门设计了首都大学的logo、校门、校史馆、书坊、教材以及各类活动海报、文创产品、会场摆台、视频展示、期刊样刊等,来增强展示的代入感,展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在赛前准备方面,我们针对现场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设计,从开场问好、鞠躬示意、下场方式、方案引出方式、团队成员配合、紧急情况预案等各个细小的环节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正是有了这些沉甸甸的北印智慧和北印力量,才能让我们越写越有底气,越干越有力量,越比越有信心。正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将带着在这次比赛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和亲爱的北印一起,奋力奔跑在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的征程上,步履不停,进而有为。
竭心尽力铸师魂,立德树人谱新篇。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好“青教赛”“青管赛”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青年教师能力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