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201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闻出版学院数字出版教工党支部

201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闻出版学院数字出版教工党支部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3-09-11|文:


    围绕中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抓好党建


    新闻出版学院数字出版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1月,截至目前共有党员6名,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党员占该系总人数的85.7%。数字出版专业属于新专业,目前正迎来第二届毕业生。自数字出版教工支部成立之初,工作重点便是紧密围绕专业、学科、教学、科研、学生等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以支部为核心,团结群众教师,在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开展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新闻出版学院人数最少、专业特色最鲜明的组织,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党支部全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师生的认可。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教师转型


    我校的数字出版专业是根据国内外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而创办的数字媒体有关的第一个传媒类专业,在全国出版教育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该专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因此师资短缺是专业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支部在推进工作时,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尽快实现现有教师的专业转型,二是适时引进人才。以该思想为指导,支部通过组织生活会、思想政治学习等活动,充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确定师资队伍当前建设的关键是实现现有教师的转型,为此支部特别开展主题日活动:组织本专业师生到行业单位参观、学习,邀请数字出版行业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实现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学术交流1-2次,到企业参观、学习1-2次。


    2.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数字出版专业是我校第一个在培养方案上实行“3+1”模式的专业,目前第一届经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就业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其显著效果直接体现在就业方面,该届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支部为落实这项工作实行内外“两手抓”:对内抓实习方案论证,对外抓实训基地建设。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支部首次提出校企“双导师制”的设想,并通过充分论证已经形成方案;对外,已经确立可以签订协议的实训基地有:知识产权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文在线、中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戍通传媒有限公司等,涵盖了数字出版产业的主要环节。并结合实训基地建设,落实教师联系企业的“1+2”制度,确保学生实习及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支部借助学校的大平台与行业和其他兄弟院校保持紧密联系,召开“数字出版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并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发展联盟”,推选我校为联盟秘书长单位。


    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的探索,为我校其他专业开展“3+1”模式及数字媒体类专业群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3.  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凝聚力量抓党建


    围绕日常的教学工作,党支部借助期中教学检查、2011版和2010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大纲撰写等工作,组织教师充分研讨,一方面是心得体会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头脑风暴,是系内教师共同学习、实现转型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科研工作方面,支部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及参与各个层面的科研项目,近两年党支部主持完成及主要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校内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以教学、科研为纽带,不仅能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又能凝聚人心,也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4.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活动,以赛代练


    数字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支部通过与行业的紧密接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中国数字出版睛点榜LOGO设计”、两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大学生Flash大赛等活动。其中,在两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中,支部有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指导学生的多个作品获奖。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了支部的活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5.搭建平台,师生共建,丰富活动形式


    结合专业特色,支部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搭建党建平台,开展活动。目前,已开通新浪党建博客、人人网小组、QQ群,这些平台均由本专业师生共同维护,是本专业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些平台,支部开展了党史知识学习、读书心得交流、教学探讨、科研项目推进等活动,既保持了支部党员、系内教师、本专业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又对支部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积淀。此外,鉴于网络传播手段存在难于监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上述新媒体手段的应用能取得一定的经验,以便适时推广到其他支部。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