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张静彤:千里出版梦,此时足尖起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9-05-13|文:张静彤 |编辑:丁超 曹文露
我是来自新闻出版学院2016级数字出版2班的张静彤。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北印学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三年的时间已经使我深刻地了解到自己身上背负着怎样的责任与使命。
在红色印刷出版的光辉下前行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我努力吸收着一切新鲜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及时进行实操训练,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学习之处从来不缺少我的身影。截止到目前为止,我的成绩依然保持在专业前列,获得一、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一学期,我光荣地成为了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现已成功转正,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谈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而新闻和出版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阵地。在新闻出版学院开展的新闻出版先锋号活动中,我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题展开红色出版故事宣讲,将《红军日报》编辑团队英勇战长沙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为了让书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在宣讲后我还跟随党支部深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进入延安新闻纪念馆,馆的外型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在那缺衣少食,物资极端匮乏的困难条件下,广大新闻工作者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马兰纸,印刷报刊和马列著作,办起通讯社和广播的生动历史画面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要时刻牢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艰辛,更要继承老一辈新闻出版工作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带着对新闻出版革命前辈的敬仰之心走出新闻纪念馆,我们来到延安学习书院,当我再次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和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殷殷期待时,那份新闻出版人的赤子之心让我的步履愈发坚定。于是在成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后,我便组织开展了支部内部的红色人物宣讲活动并在开学之初召集大一新生,对其进行入党启蒙教育,通过介绍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与工作精神以及党的相关知识,促使同学们增强对红色革命文化和对出版专业的自信。
为中国印刷出版之崛起而努力
作为北京印刷学院这样一所行业属性鲜明的高校学生,我深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因此,2018年暑假,我有幸参与到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牵头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系列活动。我与我校其他5名小伙伴用17天的时间,经过了深圳、上海、天津等12所沿海城市,走访了雅昌、海德堡、阳光印网等49家印刷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机构,与李秋光、徐建国等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座谈,录制了1500GB多的视频素材,剪辑成49段采访视频,并撰写49篇报道,共计九万余字。线上推送连载结束后,还在印刷工业杂志刊发表了专题报道。这是一次对于激荡岁月的探寻之旅,亦是一次关于文化、关于印刷的传承之行。
在海德堡,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机器,但操作人员却寥寥无几,这种将人工智能植入印刷机所带来的自主印刷早已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为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在雅昌,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至,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艺术的清香,仿佛走进了艺术的殿堂,虽然没有见到我们的著名校友万捷,但是我们采访到了另一位优秀校友李国哲。我们了解到,雅昌曾成功印制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印品等。雅昌由艺术印刷起家渗入到艺术产业链,对艺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服务,旨在做卓越艺术服务商,提高文化自信。在金杯,走到车间里,没有一丝刺鼻的油墨味,已有46年历史的金杯印刷一直坚守着成为绿色印刷先驱的使命,使用无水胶印技术以及环保型植物油基油墨,并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自身经验,推动行业绿色实践。每到一处我们都感叹连连,为我国的印刷行业发展之迅猛而倍感骄傲,为成为一名印刷学子而倍感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出版学子,更要充分了解新时代出版人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传承红色出版精神,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出版人,用实际行动为我国的新闻出版强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