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奋进正当时:青春寻梦路上的国奖故事(四)

奋进正当时:青春寻梦路上的国奖故事(四)

信息来源:北印为学|发布时间:2023-04-06|文: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青春旖旎,向阳而生

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他们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如星辰璀璨

如夏日繁花

他们,用平凡而不平庸的青春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国奖故事

宫 雪

青春正逢盛世,奋斗恰如其时

她戒骄戒躁,拼搏向上,连续三年获得学业奖学金。她脚踏实地,曾获得三好学生、青春榜样等荣誉称号。她积极进取,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赛区文案类比赛、策划类比赛等。她就是来自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广告学专业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宫雪。

万石谷粒粒积累。在她看来,大学是人生成长的转折点。“充实、机遇、转折点”这三个词是她对大学生活最好的概括。刚步入大学,宫雪就为自己定下一个个目标:当学生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和获得各类奖学金等。她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宫雪不断为这些目标而努力。正是这一个个小目标的不断积累成就更好的自己。寸寸光阴寸寸金。她爱好广泛,积极参与校园各类文化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团、体育队等,因而经常会发生活动与学习冲突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她去协调时间。面对困难,她积极调整心态。时间不够就和自己打“时间差”;训练时间有冲突,她就提高效率,紧抓一切碎片时间完成学科作业。做好合理规划,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让她变得更加专注。合理规划、时间管理、自律自省让她受益颇多,这是宫雪在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

奋楫逐浪天地宽。对于今后的规划,她说:“我现在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所以准备考研深造。”不负好时光,奋斗最青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李 颍 春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她专业排名第一,涉猎知识广泛,在各大学科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她信仰坚定,认真负责,在各项任务中精益求精;她勤劳朴素,积极乐观,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她就是信息工程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9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颍春。

踔厉奋发,奋楫笃行。如果说好奇心和兴趣为她指明方向,那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言放弃的信念则一直支持着她奋勇前进。在学习上,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不同的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专业课中,当她遇到很多以数学为基础的问题时,她并没有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新知识的理解,在深入钻研中不断锤炼数学能力,在遇到难题时去寻找“源头”。她始终将精力放在问题上,而非畏难情绪中。

负重致远,不负年少。压力亦可化为动力,勇毅前行。在面对压力时,李颍春会先分析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再逐步攻克难关。如果情况紧急,她会先平复心情,再进行简单的规划;当压力来自长期事件时,她会适当地缓冲一下,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再做好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将任务拆成小的目标,逐一攻克。就在这样的清晰规划下,李颍春高质量地完成了繁多的任务。

自律是李颍春口中的“马达”。她化坎坷为热爱,化崎岖为风景,把磨砺当作挑战,将征途视为享受。通过内在的施压,李颍春不断精进自己,将压力转化为了不懈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压力过大时她也会适当地放松,在计划表里留上一两天娱乐的时间。劳逸结合,才得以负重远行。

历久弥新,薪火相传。去年暑假,李颍春参加了“青年服务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前往陈独秀故居进行参观实践,当她和队友们置身其中时,她联想到了《觉醒年代》和《新青年》中的画面,仿佛听到了当时青年学子向陈独秀先生请教问题;闻到了编辑部里油印机的书香气息;看到了为觉醒民众而日夜印刷宣传单的前辈。她“遇见”了继承和续写这道路的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面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责任,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提醒自己学习的意义,坚持自律、心无旁骛、求知问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她始终脚踏实地,积跬步以致远。不惧风浪,追梦远航!

张 良 铭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他是来自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品牌一班的张良铭,他专业课排名连续三年班级第一,连年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是学业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获得者,更是本次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

永怀初心,花开有时。因儿时对平面设计的接触,张良铭对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属于“设计”的理想种子自那时便在他的心中深深埋下。2019年,张良铭怀着憧憬与期待踏入了北印校园。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辩论赛、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相关专项设计、北京印刷学院2021本科毕业展的UI设计等各类活动。在不断的磨练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专业功底越来越扎实、知识结构越来越完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团体协作能力越来越好的新时代青年。

同心向党,不负朝阳。令张良铭最难忘的莫过于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合唱团活动经历。“回想起七一那天,站在天安门广场,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备受鼓舞。在那时我眼中仿佛出现了一把真理的火炬,那火炬的光亮点燃了我前进的方向。”在此经历后,张良铭更加坚定“设计为国”的理念,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参加了服务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志愿者服务站的设计专班。在此之后,他又将热情投入到了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计专班的工作中。在设计中不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


足履实地,笃行致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谈及好的学习方法,张良铭强调一定要提前规划。为了通过切实的项目和比赛去检验自己的课堂学习成果,张良铭第一次参加了专业类设计活动——第十一届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大赛,他和团队围绕红色旅游地嘉兴南湖做了图标等一系列的服务型设计,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知。理论只有融入到实践中才能焕发出其生机与活力,“笃行”方能“致远”。

心有所向,无畏远航。从大一到大四,张良铭一步一步走稳脚下的路。回看来路时,那些走过的痕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今的张良铭正备战考研,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继续坦然而坚定地走下去。成功会眷顾有准备的人,经过不断地积累、耕耘,在不久的将来,梦想的花儿一定会在张良铭的脚下盛放。下一次清风拂过,银杏叶落,张良铭能够永葆初心,奔向他所希冀的未来!

王 浩 然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他成绩斐然,获得专业综合测评第一名。他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活动与比赛,先后获得北京印刷学院“锦绣百载之花,彩绘冬奥梦想”服装设计大赛二等奖、第二届BICC中英国际创意大赛铜奖、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二等奖……他就是设计艺术学院2020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浩然。

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初入北印,王浩然心中既有对步入人生新阶段的踌躇,也有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期待。他希望在大学旅程中“不急不缓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独特样子”。

光阴流转,王浩然的点滴努力都在北印留下了印记。他十分清楚目标管理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每一日都在和自己竞争,希望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期末,王浩然综测与专业成绩排名均为班级第一。在学习之外的生活中,王浩然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比赛并屡获佳绩。他认为通过比赛不仅开拓了专业视野,丰富了竞赛储备,提高了团体协作意识,也让他不断地在挑战中磨练自己,变得更好。


倾听内心,不急不缓。如今大三的他选择继续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职,兼顾学习与工作。在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协调时,他有一套适合自己简单高效的处理方式,“我会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对接好学院工作,列出一个计划清单。凡事有计划,就可以把学习、工作和生活协调好了。”应对焦虑,王浩然有属于自己的解压方式,听喜欢的音乐、按照自己的灵感作画、坚持跑步是他的三件乐事。他享受在这些时刻倾听自己,宣泄情绪,思考未来。

执着追求,终得绽放。积累对学习来说十分重要。王浩然认为,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信息储备,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他强调“最好的方法是与老师多交流”。这是王浩然对学弟学妹在学习方面的建议,更是身体力行的总结。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王浩然也不例外,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日复一日地积累终将汇聚成知识的海洋。

“我的闪光点是执着,对于工作和学习都以认真的态度去完成。”王浩然手握“执着”之笔,书写了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学三年。如今,站在又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上,他选择考研。王浩然会以目标和信念为动力通往梦想的远方,风雨兼程!

李 菁

绮纨之岁,朝乾夕惕,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她是“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是“故宫博物院志愿者”,是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也是E&M学社的社长。她有着明亮的眼睛、迷人的笑容,甜美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无穷的力量。她就是2022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李菁。

对文化产业的兴趣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兴趣是推动她学习的第一动力,也是她后来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关键。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困难她从未选择放弃。无法解决的困难就暂时放下,整理好心情再去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再回首时,有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大学的生活让她明白:要勇于攀登,挑战自己,才能“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件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古人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挚的友谊让人生充满了力量。相较于一个人庆祝成功的喜悦,李菁觉得在与朋友分享时更加快乐。于李菁而言,朋友就是仅次于家人的存在,他们互相鼓励,照亮彼此,给予温暖。在朋友的影响下,李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也许每个人的人生轨道不同,但每一段旅程都同样精彩。李菁感谢出现在她生命里的每一个人,有了他们的助力,才成就了更好的她。

在李菁看来,大学中学习书本知识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都很重要。李菁经常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做志愿者、参观展览。她曾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 ACM(住宿领域)志愿者,日常也在故宫博物院做志愿者。从2017年的初学者,到2019年熟练进行讲解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讲解员,李菁认真踏实地完成每个任务,在努力中不断进步。在她眼里,参加志愿活动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还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李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提升了观察力和统筹能力,让自己在学习领域也不断进步,奋勇向前。

“策马扬鞭正当时,矢志笃行立芳华。”不负时间积极进取,不给自己设限,一直对未来抱有期待,李菁在自己未来的奋进路上必定会盈车嘉穗,前程似锦。

脚下有路,心中有光

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青春的光明大道上

开拓属于你的北印学涯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