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挂职成长故事: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奋战乡村振兴一线
信息来源:党委组织部|发布时间:2025-03-04|文: |编辑:李慧凝 曹文露
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教师到有关部门、单位和地区进行挂职锻炼,是学校党委加强干部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近两年,学校加大工作力度,一批干部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年轻的干部教师们也在挂职过程中收获了经验,开阔了视野,经历了成长。为让更多人从他们的挂职经历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宣传部联合策划推出“我的挂职成长故事”专栏,邀请老师们分享他们挂职锻炼期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利用专业所长发挥作用情况以及挂职经验和收获体会。今天让我们走近学校党委选派参加北京市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的刘京彦,聆听她的挂职故事。
校工会 刘京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安排。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制度安排,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的有效切入点。
2023年12月,我有幸被组织选派到门头沟军庄镇军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此开启助力乡村发展的挂职工作。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牢记嘱托,坚守为民服务初心,践行乡村振兴使命,以党建为舵,以文化为翼,以民生为本,奋力书写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校领导带队走访调研军庄村
以党建为舵,领航乡村振兴航程
驻村更要驻心,为了更好适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多向书记请教、勤向前辈学习、常向群众问询”,充分借助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情民情,明确工作方向,结合学校特色,强化党建引领,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军庄村发展。
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文化活动
强化党纪教育,筑牢思想根基。自驻村以来,我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制定学习方案,细化工作举措,为全村党员上专题党课。利用固定党员学习日,我主持汇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各级党委的部署要求,每月按期编辑成册,供党员群众学习研读。邀请学校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赴村讲授《延安党纪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让党员以多种形式接受党性教育。
学校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赴村讲授专题党课
创新学习形式,激发学习活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党员赴卢沟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红色记忆。前往中国电影博物馆研学,参观廉洁教育主题展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展。与学校网信中心党支部开展共学共建,党员们共读一本书。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好配强党小组长。8名党员受表彰,发展1名党员,吸收3名积极分子。
与学校网信中心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组织党员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
讲好军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以“京西军庄”公众号为平台,用心讲好军庄村故事,2024年主编公众号推文70多篇。《“龙腾新气象 锣鼓闹元宵”主题活动门头沟军庄举办》一文在中新网刊发,阅览量达25万。“党建引领巾帼红”“2000多平方米月季花海”被京彩三农、学习强国、区电视台、京西日报等广泛报道。
讲好军庄村文化故事
以文化为翼,赋能乡村振兴动力
文化引领,明确发展方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村里实际,提出“党建引领明方向,文化赋能聚力量”发展思路,积极邀请学校及校友企业参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入选门头沟“双师资源库”,助力军庄镇诗画乡村样板村大墙美化工程,共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邀请新媒体艺术教工党支部赴村开展“党建引领·光影迎春·定格幸福”主题红色“1+1”共建活动,为村民免费拍摄“幸福照”,用镜头定格温暖瞬间,记录幸福时刻,展现诗画乡村新画卷。
新媒体艺术教工党支部赴村开展共建活动
书香浸润,提升村民素养。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了图书阅读推广等活动,举办“阅读点亮人生,书香伴你成长”红色经典连环画读书会,并开展了“全民阅读长知识 护苗行动伴成长”少年儿童阅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军庄村生根发芽。我还积极推动学校基层党支部与军庄村开展支部共建。图书馆党支部向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书籍涵盖农业技术、文化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领域,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艺术赋能,打造特色品牌。撰写并助推“军庄红”之村文化品牌,联系专业院校师资赴村开展声乐教学,助力军庄村合唱团发展壮大,在镇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并在区赛中从24支代表队脱颖而出,作为唯一一个镇级团体挺进决赛。村舞蹈队代表门头沟区参加市级比赛,大放异彩。
村合唱团、舞蹈队喜获佳绩
以民生为本,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聚焦群众需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积极协助村两委,对接快递公司,安装智能快递柜,改变了之前村民取快递只能到距离较远的大集快递驿站的困难,实现在“家门口”取快递,节省了村民出行成本,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安装智能快递柜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以村民为中心,打通“民声”最后一公里。参加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工作,积极组织元宵节、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慰问文化活动;协助改建村医务室,增设室内厕所、安装空调,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帮助销售军庄村酱菜、京白梨等农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走访慰问、关心关爱老年人
多措并举,发展和壮大村集体产业。聚焦产业发展,协助村两委,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生态混合用地成功转为建筑用地。同时,全力保障和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主持撰写了《军庄:京蔚高速从这里出发》纪实报告,作为头部村居,全情助力京蔚高速重大建设工程。
召开“诗画乡村”创建座谈交流会
这一年里,按照“一人驻村、集体帮扶,下村一人、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学校党委始终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注、工作上支持驻村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白莽,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林以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来到军庄村,实地查看村容村貌,了解村党组织建设、村集体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助力“诗画乡村”建设,建立帮扶工作机制。
发挥学生专业优势 服务诗画乡村建设
挂职期间,我始终牢记学校党委嘱托,肩负任务、责任与情感,努力建立学校与军庄村之间双向奔赴的坚固联系。在军庄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正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乡村振兴的庄严承诺。未来,我也将继续依托学校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和设计与艺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努力为首都“诗画乡村”建设贡献更多北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