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璀璨“新”光 如约而至(下)

璀璨“新”光 如约而至(下)

信息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9-16|文: |编辑:谭恩琪 曹文露

历经一整个夏季的盼望与期许

你们的出现让这个九月焕然一新

北印校园盼到“新”上人,筑梦起新航

青春超越时空的限制

拥有无穷的书写方式

怀揣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期待你在北印绽放无限可能

用加法成长,用乘法跨越

用减法取舍,用除法顿悟

对于未知的方程式

萌新们都有什么“解题新思路”?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温度+技能=新闻人

时可 新闻传播学院

对新闻学一直有着浓厚兴趣的23级新生时可,与北印的初识是在高二。在查阅各种资料后,她了解到北印是一所在出版传播领域有着明显特色优势的大学,不仅与她的兴趣和志向相吻合,更是一个能够提供专业学习的广阔平台。

对于新闻学,时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温度+技能”是新闻人身上的特质。新闻学是一个有温度的专业,新闻学可以增强公众客观意识,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繁荣发展和进步。

新闻人有温度,更有技能。不仅要知晓一个个专业概念和理论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对话,如何直面社会问题,如何进行反思,提升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和共情,并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去转化为公共信息的传播。时可在提前学习上下足了功夫,她谦虚地说:“我目前在专业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一定可以掌握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范,提高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发展批判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谈及对大学未来生活的展望,时可认为大学生活需要的是一份自主意识,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要有一份规划,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更需要一份恒心,在没有高强度的外界监督下仍然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她祝愿自己和每一位北印新生“踏踏实实读书,平平淡淡生活,保持热爱,拥抱更好的自己!”

采写|邵子轩


理论+实践=机械工程师

郭博源 机电工程学院

每当大家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时,是否思考过精巧设计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在为此付出努力和智慧呢?他们就是机械工程师,工业社会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来自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23级新生郭博源就是怀着对机械极大的兴趣报考了机械类专业。

机械行业涉及机器的制作与维修,这就需要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对于从小学开始就喜爱做手工的郭博源来说,则是挑战和享受。“我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接触手工,做过用纸片拼装的船,还用乐高拼一些交通工具比如飞机、飞艇、汽车,还做过一把木刀。”谈到自己过往的手工作品,他兴奋又自豪,“看到自己完成的手工作品时,内心会有一种成就感。”动手实操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热爱,更是促使他选择机械类专业的一个重大原因。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不仅需要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力学理论基础、加工认知能力、绘图能力和装配认知能力,更需要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具备较强的执行力,持久的意志力和坚定的自我价值观。郭博源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专业以及行业的理解,“从事机械行业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在谈及创新思维时,郭博源同学表示,很期待在大学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

郭博源期待认识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期待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将手工与自己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将蓝图和规划转变为实物,以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郭博源与机械的故事刚刚拉开序幕……

采写|李佳艺


硬核电子×强劲灵魂=信工人

杨琳倩 信息工程学院

崭新的面孔踏着秋风而来,满怀热忱与期待,信息工程学院23级新生杨琳倩以硬核信工人的身份开启了属于她的大学之旅。

强劲的灵魂是她的特色。“把知识掌握在手,让它永远属于我,这种感觉真的很安心。”杨琳倩选择计算机专业,一是因为时代所趋,信息工程专业是信息领域的一个宽口径专业,就业前景广泛;二是因为计算机学习是需要硬能力硬技术的,将代码嵌入脑子,把公式印进心里,让使用C++、Python、Matlab、 LabVIEW等软件工具所需的技术彻底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杨琳倩强劲灵魂深处的渴望,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掌控欲推动着她走上适合自己的征途。

硬核玩家是她的代号。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脑力支撑,杨琳倩都应对自如。运动方面,杨琳倩对球类自小就表现出惊人天赋,她喜欢打球,打各种各样的球,于球场上挥洒汗水,把青春的横冲直撞发泄出来,在她看来是一件浪漫又热烈的事。“还有剧本杀,推本子真的太酷了。”蛛丝马迹寻线索,抽丝剥茧解真相。杨琳倩非常喜欢推理一些硬核本,强大的逻辑思维是她制胜的法宝,每次通过验算得出正解后的满足感驱使她不断迎难而上,也因此,杨琳倩选择了计算机这个充满挑战的专业。

对于大学生活,杨琳倩说,“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我将去拓展更多的知识。”多看书多读书,把北印的图书馆攻略完成是她目前的主线任务之一。“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成为更加自律优秀的人是我的梦想。”

祝你明媚,祝你盛开,祝你可以不顾一切的奔向目标远方,加油吧少年!

采写|郑泉

审美+生活×自律=艺术家

杨李若彤 设计艺术学院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艺术是现实的复制;从而,艺术的任务不是修改、不是美化生活,而是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新生,23级设计艺术学院的杨李若彤深受其影响。

她想要依靠北印在艺术设计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努力提升自己的设计基础,在视觉传播思维、设计语言、艺术表达上能够得到更深层次和多元化的学习和突破,培养具有国际化的设计文化视野,适应创新时代需求。

生活是一切思想与活动的基础,脱离了生活,艺术便变成了浮于表面的不切实际。空洞的思想往往无法打动人心,而令人感到震撼与灵魂碰撞的精华,往往是从最基础最日常的生活中提炼出的。杨李若彤说,她之所以选择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因为这门专业更贴近生活。若说生活是不加修饰的泥土,审美便是艺术家们手中的利刃,是艺术生进行思想与活动的底气。艺术专业的同学们在进行每一场创作时无一不体现了自己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在杨李若彤看来,学子们进修专业,磨炼的不仅仅是纸笔功夫,更是在将他们的审美提高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来到北京印刷学院的同学们都在渴望着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精进技能,提高修养,孕育更加高级的审美情趣。

自律是每个人都需要克服惰性而拥有的另一技能。无论是在生活间行进时,还是在培养与升华审美时,惰性会像水草缠住双脚,让我们前进不能甚至溺水而亡。此时自律就是拯救我们的氧气,深深呼吸一口,我们就能斩断羁绊,继续前进。

当审美与生活交叠,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称为艺术品,而不是无关紧要的流水账或无病呻吟。而在这当中注入自律后,一切艺术品,包括艺术家本人,都将变得容光焕发,更加动人。

采写 |杨可心


九月,是夏的延续,亦是秋的幕启

今秋你我的相遇

一同书写属于我们的崭新序曲

道路在自己脚下,命运在自己手中

人生的命题自有无数种解法

用知识丰盈自我,用躬行开拓视野

在青春的高歌声中

我们写下属于自己的答卷

祝愿你

在北印,解锁无限的可能

在北印,展开缤纷的未来

万里风正劲,扬帆向未来!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