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奔赴山海,各有灿烂,北印学子勇往“职”前(二)

奔赴山海,各有灿烂,北印学子勇往“职”前(二)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5-04-18|文: |编辑:李雨兴 曹文露

青春如墨,落笔即华章

人生如书,翻页即新程

北印学子带着满满的积淀

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

今天,让我们走进北印学子的求职故事

看他们以守正为帆、以敏行为桨

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科研长路上的步履不息

我是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高远,目前签约了行业知名企业的射频研发岗。回首研究生生涯,这段在实验室与晶圆、光掩膜为伴的时光,不仅让我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更坚定了我投身集成电路行业的决心。

中美贸易战让我深刻认识到“缺芯之痛”。当导师建议我选择等离子体刻蚀方向时,我毫不犹豫地投身这个“在原子层间雕刻艺术”的领域。作为芯片制造的关键工艺,刻蚀精度直接影响着3nm、5nm制程的实现,但高端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我深知,实验室里每片晶圆的参数优化,都可能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基石。面对等离子体腔室内复杂的反应体系,我从搭建实验平台开始,积极投身实验,开拓创新,在导师的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关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这些经历让我形成了“理论建模-工艺实验-数据分析”的全链条科研思维,并极大提升了动手能力。

鉴于研究方向与集成电路息息相关,所以我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大型国企+集成电路行业。国企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集成电路行业属于朝阳行业且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了清晰的目标,便有了奋斗的动力。读研期间,我在积极做实验的同时,阅读了一些集成电路相关的专业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求职季伊始,经过筛选,全球集成电路装备企业排名中国第1位、全球第6位的北方华创成了我的终极目标。为此我做足准备,完善简历,丰富半导体设备相关知识,最终顺利通过层层筛选。

在这个“硬科技”发展最好的时代,半导体行业既需要仰望星空的创新魄力,更呼唤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愿我们都能在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做一朵奔腾的浪花,汇聚成科技强国的澎湃浪潮!

出版人的跨界突围

我是出版学院研究生马智宸。时光倒回大四考研结束之时,我踏上了实习之路。身为体育爱好者,我选择投身体育内容领域实习。刚开始,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系统、从未了解的数据,还有全然陌生的业务流程,我一度手忙脚乱。然而,在参与了多个赛事项目,并不断学习积累后,我成功将热爱转化为工作中的生产力,实现了一次重要跨越。

研究生期间,我发现出版专业中所学的内容策划、传播机制、版权等知识不仅体现在传统出版领域,在互联网内容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引擎动力价值。通过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我更加坚定了对于“互联网+体育”的行业兴趣。研一结束,我果断把之前积累的“互联网+体育”经验扎得更深。在工作中见证了巴黎奥运会、杭州亚运会、欧洲杯、NBA、五大联赛等多个世界级重大赛事。实习过程中,持续明确业务核心内容与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勇于尝试并学习新鲜事物,避免陷入单调、繁重的工作循环与自我停滞的舒适圈。

这两年来对于工作与学习的兼顾,也会有时候显得“排期拉满”,学校距离公司单程近50公里,地铁23站,学校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也意味着相对于其他同学可能休息以及娱乐时间会少很多。但从最初对行业黑话的学习如同破解摩斯电码,到现在“庖丁解牛”式拆解推进业务流程,该如何形容这段时光呢?可以是学术与工作的花式平衡术,可以是清晨8点结束夜班时的一缕盛夏微风,也可以是与奥运冠军面对面聊天的追星第一线。如今站在毕业倒计时牌前回望,这段旅程带给我的,早已超越单纯的技能积累,是一种独立处理问题的思维意识,更是交融进整个人生轨道的极致体验。

逐梦路上的成长

我是张育豪,在机电工程学院读研的日子,我始终在学术探索与学生工作中平衡成长。我在学校党委学工部担任了两年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全面了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工作中,老师们耐心指导、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这些点滴让我不仅快速成长,让我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温度与意义,也让我更加坚定未来要走上辅导员岗位的决心。

步入研三,我开始了紧张的求职之旅。暑假期间,我已经开始了公务员和辅导员的备考。从9月到12月,我一直在投递简历,参考了许多师兄师姐的就业经验,投递了多个感兴趣的岗位。每次收到面试通知后,我都会认真了解招聘单位和岗位要求,决定是否参加面试。这一过程让我深刻意识到,求职不仅仅是拼硬实力,更是自我认知和方向选择的过程。在找工作时,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眼高手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选对工作,比单纯努力更为重要。

同时,我也深知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每一次面试后,我都会总结自己的表现,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是否还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会和我的导师以及学工组的老师们及时沟通,分享我的求职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们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还帮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最关键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拒绝,我学会了不沮丧,而是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挑战。这种心态的调整,帮助我在求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让我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求职过程还教会了我如何在困境中冷静分析问题,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当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面试问题时,我学会了如何用冷静的思维去应对,先思考再回答,而不是慌乱地回避或是急于给出答案。通过这些锻炼,我逐步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明确自己在职场中的优势和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最终,我收到了大型国企和高校辅导员两个offer。面对这两个选择,我更愿意投身教育行业,陪伴学生们的成长,我坚定地选择了辅导员岗位。这是我基于对自己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的深刻思考。我相信,这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也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新旅程。

在探索中遇见新的自己

我是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王晓,现就职于线上教育公司市场部,主要负责的业务是线上AI绘本设计。

我的求职之路始于研二上学期期末,当时我并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面对海量的信息我只能盲目投递简历。因为AI的崛起,我投递的多家AI设计相关的岗位向我伸出橄榄枝,由此我才逐渐接触了SD(Stable DIffusion)和MJ(Midjourney)等AI生图软件,并最终成为我获得新offer的核心竞争力。

我在简历投递、面试准备和心理调整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简历投递阶段,我经常会面临“已读不回”的情况,虽然很打击自信,但我还是积极应对,比如调整了自己的打招呼话术。我还利用网络不断学习优秀的简历模板,为不同的岗位设计了不同的简历结构。这些准备让我获得了三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面试一般有两轮,一面是业务面,测试你对该岗位的专业匹配度;二面是直属领导面,主要是考察表达能力和了解基本信息。对于实习生来说,这两轮面试要求并不会非常高,但也要适度地“包装”自己:清楚表达自己在课程作业、社团经历、科研项目等方面分工和收获,要在面试时充满自信。

实习期间,我遇到了非常好的带教老师,他教我如何操作生图软件、带领我学习排版技能,并且经常和我分享他的职场经验和心得。尽管每天需要往返五个小时通勤,但是因为能学到很多知识,这段时间我乐在其中。除了收获专业知识以外,这段实习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在表达前仔细思考,将需求和语言明确化等。通过在职场上实打实的锻炼,我才意识到学校和家庭曾以怎样的包容接纳我的青涩。实习近一年后,我和公司签了约。

回顾过去的求职经历和研究生学习过程,我深刻体会到成长与努力的重要性,我们终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不放弃努力,直面困难,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心仪岗位的offer,在未来职场上发挥北印人的积极影响力。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