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优秀共产党员——陶海鹰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7-06-07|文:
陶海鹰老师是来自设计艺术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工党员,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同年8月来到北京印刷学院从事展示设计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最平凡而最神圣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夫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勤恳敬业、低调自持、坚守理想、宽人之道”的信仰,是她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的最好注脚。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陶海鹰老师理想信念坚定,从学生时代到教书育人,始终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是非观念,自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除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的各种学习活动外,亦能结合自身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一名高校教师党员在思想方面的先进性。
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教学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从青涩的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到轻松娴熟得把一门课讲好,需要经过不断地磨砺与蜕变。陶海鹰老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由于新建专业,需要大量的时间花在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文件编写中,每学期都需要准备2-3门新课,年教学工作量超过500多学时,都能够做到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并不断挑战自我,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美术背景的学生吸收其他专业的知识,营造技术与思考并重的课堂学习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课堂效果,重视学生创新
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态度端正,能够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重视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以知识传授为根本,注意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注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者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点,只有拥有兴趣,才可能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2.研究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方法
陶海鹰老师还坚持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繁琐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不忘总结经验,撰写相关教改论文,并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获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比赛优秀奖1项。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8项。
3. 加强沟通,与学生做朋友
“为人”是“为学”与“为师”的前提与可能。陶海鹰老师将“仁爱之心”作为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道德情感准则。2013-2014年兼任学生工作,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用心耐心做好勤工助学、贫困资助、学生军训、突发事件等学生管理工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考研指导、做好未来规划,许多学生在面临情感困惑、考研失利、工作挫折等问题找到她时,都能得到切实的安慰与真诚的鼓励。在课余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克服思想、学习、情感与生活中的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人生理想观念。
三.好的高校教师必须是一名好的“学者”
陶海鹰老师参加工作以来,潜心科研,努力进取,不断更新自身既有的知识构成,提升坚持不懈的学习能力,开拓敢于创新的勇气与魄力。近4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CSSCI检索4篇,核心期刊5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一般项目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项目1项。并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关注专业发展动向。为满足学校对教师创新能力与智库建设需求,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延展新的专业与领域。此外,在学术研究之余,不忘设计服务国家,设计服务社会,设计服务人民,参与了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设计实践项目。其中,河南省林州市谷文昌念馆的展示策划设计,利用寒暑假多次往返谷文昌同志的家乡林州以及他工作的东山岛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成绩获得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好评。
四.关心集体 注重协作
关心集体,注重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每项工作,配合领导与同事们,先后完成2014上海国际印刷周整体会展空间设计,延庆县永宁镇上墨村停车场设计及民俗户环境改造设计,北京市教委机关文化环境改造设计,2015北京市文博会北京印刷学院展位设计等学校协作项目,并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申报专业等教学文件撰写工作,在2016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五.为学、为师、为人,其道一也
陶海鹰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党员,但内心却“平而不庸”,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始终坚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科学研究是学者的基本素养,而“仁爱之心,博学之识”是她过去、现在到未来自我始终如一的追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