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高杨文:开展“红色出版史教育”,用出版“方言”讲红色出版故事

高杨文:开展“红色出版史教育”,用出版“方言”讲红色出版故事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7-06-30|文:

    同志们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开展“红色出版史教育”,用出版“方言”讲红色出版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根据总书记的要求,高校要通过历史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讲故事,因为讲好故事,有事半功倍之效,用跟学生亲近的学科专业的“方言”,讲跟学生亲近的历史的好故事,效果就更佳。新闻出版学院开展“红色出版史教育”,就是用出版“方言”讲红色出版故事,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故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盐。

一、挖掘教育素材,参与中受教育

    “红色出版史教育”根据我院学科专业特点,把出版史中蕴含的党史、国史、革命史、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等内容,融入到一个个红色出版故事中,通过挖掘、整理、编写、传播与代表性红色出版物有关的史料,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教育。查阅资料,学生需要检索与所负责报刊有关的所有文献,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所负责报刊有关的历史知识有了全面学习。编写材料,学生需要在充分理解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体例要求编写一套介绍出版物、出版人、出版机构、刊登名作、红色故事的文字材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总结提炼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对有关历史知识进一步理解。传播故事,学生需要在班级、支部、新生入学、党课中,宣讲红色出版故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另外,参与学生还要赴红色出版圣地瑞金、延安等地开展一次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层层推进,使得教育效果得到不断深化和巩固。

二、依托支部共建,师生同受教育

    “红色出版史教育”依托共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由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开展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编写工作,学生负责查阅资料、编写故事,教师负责从史料真实、政治正确、语言通顺等方面对材料把关。“红色出版史教育”选取了《新青年》、《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100种有代表性的红色报刊,每名学生负责一种报刊,共有100名学生党员参与,每名教师负责指导2名学生,共有50名教师党员参与。在资料整理、材料撰写阶段,师生支部要组织研讨。在传播阶段,每名学生要在师生支部讲红色故事,指导教师要进行点评。通过支部研讨、学生宣讲、教师点评,使师生共同受教育。

三、拓展传播渠道,全员接受教育

    “红色出版史教育”采取“线上+线下”、“课外+课内”的形式,在师生中广泛传播红色出版故事。“线上”是通过“新闻出版先锋号” 微信公众号推送红色出版故事。“线下”是在班级、支部开展宣讲,评选出的优秀故事在新生教育、学生党课中宣讲。“课外”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形式,实现师生的全员覆盖。“课内”是把学生挖掘的史料、编写的红色出版故事,不仅作为出版概论、出版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的基本素材,而且要组织教师团队编写红色出版史、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切实把课外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具有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特点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

    “红色出版史教育”用出版“方言”讲红色出版故事,既有很浓的新闻出版学科专业底色,也有很强的国史、党史、革命史、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等思政教育内容的本色,而且把思政教育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与文科学生的特点有机结合,切实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极大地提升了师生的参与热情,指导老师觉得有意义、学生觉得有意思,活动自然就会有效果了。

    同志们,我从党委的角度谈了新闻出版学院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虽然不同于行政的角度,但目标都是“立德树人”。我认为:只要党政相互借力、共同发力,广大教师尽心尽力、持续用力,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一定会很给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院系级党委书记代表、新闻出版学院党委书记高杨文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