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薇:一心一意,用平凡成就不凡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9-01-08|文:
1982年从沈阳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之后,何薇就进入北京印刷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担任计算机系副系主任,信息机电工程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数字媒体专业主任等职务。
自计算机专业创办开始,何薇已经在印刷学院的讲台上整整站了三十多年,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以严谨踏实的教学作风影响着每一届学生,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2004年何薇获得了“北京印刷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以及“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这不仅是同学对老师的肯定,也是同事们、学校、政府对一位优秀教师的肯定。
何薇回忆起计算机专业创办之初的故事。1984年以前,北京印刷学院还没有计算机实验室,只有两台z80微机。学生们上完计算机语言课程(Basic语言)后,都要轮流上机做实验。每两个学生一组,一个班级做下来要用掉整整几个下午连着晚上的时间。何薇和同事们认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恰好,教务处申请到了一笔实验室经费,使得他们能够购买更多的电脑供学生们实验使用。但是资金有限,想要多买几台电脑,就必须降低电脑的配置。何薇和同事们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首都医学院建了一个机房,设备便宜,能够解决学生的上机实验。经过调研,参观之后,何薇和同事们才知道,之所以便宜是因为电脑的显示屏由一台8寸黑白电视机充当,电脑的主机是国内厂家自行研制组装的只带简单操作系统和Basic语言解释器。设备虽然简易,但至少能解决课程的实验问题。因此,利用暑假,何薇和另一位同事到广州,找到生产厂家,用有限的资金购置了第一批15台“电脑”,这样至少能一次解决半个班学生的实验了。而这有限的15台“电脑”与原来的电脑就构成了北京印刷学院的第一个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而何薇和同事也成为了这个计算机实验室的创建人。
教书是常态,荣誉只是教育生涯的注解与娱乐。何薇30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认真搞好教育是她最关心的事。自担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以来,何薇认真地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研讨和规划,制订专业的教学规划,同时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导学的过程中,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回答学生的疑问。每学期都会给学生开学习方面的讲座,积极和学生交流,即使工作很忙,也经常组织学生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在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改进。组织教师在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给学生进行指导,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何薇是一个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三项全能的“女强人”。在北京印刷学院从事教学工作30年来,何薇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领域权威的资深教授的蜕变。在教学上,主要讲授《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现为《C语言程序设计》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中,对实操性类课程引入企业讲师,将企业中的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数字媒体发展的最新技术和动向每学期都举办各类讲座5次以上,使学生学的更加有目标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积极推动并开展数字媒体作品创作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字媒体设计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设计创作能力和软件综合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在“全国多媒体光盘大赛”“全国网络编辑大赛”“AsiaGraph Reallusion Award 2012”“全国数字媒体作品大赛”等大赛中获得十余奖项。
在科研上,何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于1986年、1992年、1998年两次获得“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四等奖,1997年获新闻出版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到2003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各级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科研及教改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著高等院校通用教材8部,并在两部高等院校专用教材中担任系统设计、技术编辑。
繁忙的工作并没有消磨掉何薇的工作热情,在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行政人员身份中转换自如,何薇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内心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赤诚与热爱,更是对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北京印刷学院深深的关爱与依恋。何薇说:"这就是我一心一意的追求,这就是我终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