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 传承五四精神 争做青春榜样
信息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20-11-10|文: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今年是五四运动101周年,也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谋划“十四五”的节点之年,是学校发展重要的机遇之年,也是完成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主人翁姿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坚定新时代出版传媒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做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做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
在北印校园,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实践与奋斗中书写时代的青春答卷。以青春之名追求卓越,用榜样力量引领成长!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走近身边的榜样,聆听青春的故事!
魏 蓉:思想引领,实践担当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她牢记使命
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全心全意服务同学
她勇于创新,积极投身科研竞赛
在市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她在实干中成长
在奉献中释放青春能量,点燃青春梦想
魏蓉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大一起就加入学院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实践,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比赛、首都“挑战杯”、“恩智浦”智能车等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她坚信“扎根基层,从无到有”。学生干部也是她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身份。自大一起,她就担任班长,加入了校学生会,担任班长时,上传下达,统计数据,组织班会;加入校学生会,无论是学代会、团代会等大型会议,还是辩论赛、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从准备文案,打印校对,布置会场,收拾桌椅,到跟场引导,临场机动,协调分工,无不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在这份坚持下,她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并带领班级获得校级十佳班集体等荣誉。
她秉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19年,她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广场合唱任务。在前期的准备中,她主动申请担任学院联络人,并积极协助老师做好组织工作。每天除了高强度的体能及声乐专业训练以外,还常常协助老师布置训练场地、复印装订近百份曲谱并逐页编号直至深夜,每次训练早来晚走为同学们签到,协助同学们存取手机、收发曲谱,将一箱箱的补助物资做到零失误发放。100个日夜,凝聚的是她的爱国情、师生情,更是她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学生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记录。
遇到困难时,她总说“我是党员,我先上”。今年伊始,新冠肺炎在全国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老师们从大年初一便开始日夜不停地忙碌,作为学生党员,她每天配合老师做好班级日报备,逐一仔细核实信息。此外,在做好居家防护的同时,在校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她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报名征集活动,共号召110余名在京同学报名参加,为疫情期间首都和武汉的用血供应和安全做出了贡献;在全校同学开展的“青年大学习”中,她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她带领同学们开展“阅读习惯养成记”读书打卡、主题朗诵会、学习笔记大赛,号召同学们利用“超长假期”加强学习,停课不停学;带领同学们开展科学防疫线上答题、学雷锋活动、国家安全教育日线上主题活动,了解科学防疫精神,尽己所能为抗疫防疫贡献力量;带领同学们开展“‘脂’怕有心人”宅家运动、美食集结令活动,让同学们宅家生活健康而多彩。
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难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对于她,青春的意义是进取、是奋斗、是奉献,这也是她大学生活的写照。
杜晓阳:潜精研思,自信笃行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她努力学习,数次获得奖学金
她潜心科研,用心钻研新型油墨项目
在首都“挑战杯”中为学校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
她热忱奉献,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带领学生党员坚定信念,戮力前行
她热爱生活,在艺术、体育上不断突破自己
杜晓阳始终把学习放在大学生活的首位,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弄懂每一个知识点,三年以来,她荣获过“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拿到过“国家奖学金”“中国包装创新奖学金”等,还曾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学校年度颁奖典礼上进行宣讲。
为了在实践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她大一入学后不久就主动联系了导师,开始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在此期间,她尝试跟老师一起申请了发明专利,会去参加一些小比赛和学术会议,从而开拓眼界,锻炼自己。这些经历让她的科研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彩和有趣。
大二的时候,恰逢两年一度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赛,基于之前经验的积累,她和她的团队抱着求知的心态报了名。她和团队在孙志成老师的带领下一直以来致力于在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新型功能化油墨。这种新产品具备保温储能的性能,同时又兼具感知温度、信息提示的特点。他们的研究成果可广泛运用在医疗、纺织、建筑等领域,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了在挑战杯比赛中拿出更好的作品,她跟团队成员在一次又一次枯燥实验中不断尝试。在日复一日的实验和摸索中,他们也曾因为得不到结果而焦虑沮丧,受挫灰心。但他们却从来都没想过放弃,也相信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不安。2019年6月1日的决赛现场,她面对评委,从容、完整地进行了回答和讲解。最终,她代表学校参加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答辩,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等高校的12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因为挑战杯的经历,她在科研道路上愈战愈勇,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互联网+”“金印杯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国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等大大小小的比赛,收获了不少奖励。
除了科研之外,她说:“我也努力尝试了大学生活的各种样子,并在其中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她担任学生干部,组织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担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协助老师带领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她是脱贫攻坚方阵的一员,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庆生。这些经历让她具备了更高的思想觉悟和更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就是她的大学故事。认真生活,努力成长,她说她一直在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王 超:爱国奉献,力行致远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他心系祖国、携笔从戎
经过严格选拔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受阅部队的一员
他不忘初心,不畏艰难
用汗水与热血完成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考验
他把对祖国的爱融入心底,
用嘹亮的口号和坚定的步伐请祖国和人民检阅
2017年,初入北京印刷学院的王超主动报名入选了校国旗仪仗队,并在大二时成为了校仪仗队的训练部部长。与国旗相伴的日子,每日不间断的训练让他在思想上更加坚定了向军人看齐的信念。
同样是在大二那年,他参加了受阅部队的选拔。从一开始的3000多人参选,经过数月数轮的选拔变成后来的350人。十分之一的几率让他的阅兵之路既来之不易,又无上光荣。因为,作为这350人当中的一员,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在预备役部队方队空军二排面第三名的位置上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一刻是他一生都无法忘记的荣耀,那200多天也是他一生都会铭记的历练。两百多天里每天早晨五点半出操,全天训练12至14个小时,没有一天休息。如果说在地表温度接近70度的三伏天站两小时军姿是对体力耐力的挑战的话,那么压脚尖、压膝盖这些就可以称得上生理极限训练了。部队的生活就是不断地迎接着种种挑战,也是一次次战胜自己的过程。万事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被淘汰,留下来的人也会有相当多的成为预备队,由于入村后一次考核没达标,他被暂时淘汰进预备队。但是,从那天起,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会换上体能服绑上沙袋在过道练习腿功。在这份矢志不渝的努力下,他在之后的考核中被评为“训练标兵”,最后成功入列十排面第三名。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他的正步从北印塑胶操场一路踏向天安门广场,他用流过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咬牙坚持为青春做出最好的诠释。
李 悦:勤学上进,励志自强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她勤学善思,手不释卷
专业成绩名列前茅
自创高效英语学习方法
她自立自强,勤于实践
坚持圆满完成每一次工作
她努力充实地度过大学的每一天
不负青春,未来可期
勤学善思,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李悦连续两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得四级优秀奖学金、文艺奖学金、校级比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市级三等奖、“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她还积极地考取各类专业证书,先后通过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三一口语九级考试等。她自创高效英语学习方法——“自然分段拼读法”。学习TED演讲、BBC纪录片、英语综艺节目,一边慢速播放,一边拿着草稿本,能写下多少写多少,不会的单词语法句型就记下来,当作知识点,把一个单词按照它的读法根据音标做拆解再记忆。
她自立自强,勤于实践。她利于课余时间,应聘成为了一名教师,学着以自己的能力负担自己的日常花销。她也是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的一员,从六月开始,便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她经常看着天边的鱼肚白,看着地平线下跳动着迫切想要初升的太阳,身上的训练服还没训练就已经湿哒哒地粘在了身上。最终她坚持走过长安街,品尝着向天安门城楼欢呼致意那一刻的欢喜与雀跃。
在此次疫情期间,她还在网上报名申请了志愿者,加入到90后“抗疫大军”中,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淑帆:全面发展,笃实进取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学习中她争分夺秒,是学业上的佼佼者
学生工作中她身兼数职,是服务同学的先行者
生活中她多才多艺,是经典文化的传承者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
她用奋斗之我,圆梦青春
李淑帆是学业上的佼佼者,阅览室和图书馆里常有她的身影。她曾取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及北京市第三十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她是服务同学的先行者。她经常在老师安排的工作内容中提取重要信息,明确活动具体要求和截止时间,通知到大家。她还经常及时解答学弟学妹们一些关于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
她还是经典文化的传承者。出于对音乐的兴趣,她学习了拇指琴和钢琴,在2019年6月成功入选了校大学生合唱团,在经过整整100天的训练后,于10月1日和3000余名首都师生一道在天安门广场前,用歌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谈及未来展望,她深信“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的道理。
徐小娟:艺工融合,实践成才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她精于学业,艺工融合
从包装工程本科以初试第一的成绩跨考到艺术设计研究生
她勤于实践,善于创新
从金工实习到工厂车间
从包装设计到互联网公司
她实践的脚步仍在继续
徐小娟是一名北印原住民,本硕都在北印学习。
她精于学业,艺工融合。本科期间,她连续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并在跨专业考研中以初试成绩第一、总成绩第三的成绩如愿考取北印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大一期间的金工实习以后,她发现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不错,便开始关注各级各类与印刷包装专业相关的实践类竞赛,从学校的毕业文化衫创意设计大赛,到天津市第十三届高校包装之星大赛,再到全国“首届物流包装设计大赛”,直到“世界学生包装之星”大赛,凡是她听说过并且有资格参赛的,她都努力争取参加。她一路拿下了2017“世界学生包装之星”入围奖、全国“首届物流包装设计大赛”两个一等奖一个优秀奖、“全国物流包装设计大赛”视觉创意类一等奖、2019第八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荐会二等奖等专业类奖项。
她勤于实践,善于创新。大二暑假,她到芜湖红方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大三下又到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包装设计。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让她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广阔的的思路,无论是参加包装设计比赛,还是在企业实习,她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包装装潢是否好看,还十分关注选择什么材料、结构如何设计、印刷后期采用什么工艺,将本科学到的工科知识与研究生学到的艺术设计知识相互融合,使作品尽可能的完美。
疫情期间,她也丝毫没有停下实践的脚步,用她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她参加了由北京市设计学会和中国经济日报发起举办的防疫设计展标志设计、欢迎援助武汉抗击疫情医疗队返京海报设计等,用设计的方式支援武汉、为中国加油!
如果说学习是成长的基石,那么实践则是进步的阶梯。她用经历告诉我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陈佳莹:开拓进取,友善公益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位青春榜样
她勤奋学习
入学以来始终保持专业第一
荣获各类奖学金
她热爱挑战
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汲取成长
她热心公益
赴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她不断为梦想努力
用奋斗书写最美的青春画卷
陈佳莹敢于挑战,虚心向他人学习。大一时参加辩论比赛,她与朋友一路冲到了校辩论的决赛并取得了冠军。那次辩论赛对她影响巨大,从此她敢于在公众面前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开始适应团队合作,并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准则。
她潜心学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大一起,她就一直保持专业第一,大一学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大二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她爱好英语学习,享受学习过程。正是因为享受,她能在取得四级667、六级603的情况下,不浮躁地翻着以前的语法书、单词册,能把刷题当作一种减压、理清思绪的方式,并且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她还主动报名代表学校站在北京市33所高校同台竞技的舞台上,表演了小话剧,还和队员创作了一段说唱,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和掌声。
她热心公益,在志愿与创新中认识社会、回报社会。在大二寒假,她拿着刚到手的奖学金跑到了柬埔寨做了两周志愿工作。
她用行动向我们讲述,学习不是为了一纸证书,而是一件真正能让我们打破所有束缚、提升思维眼界的事情。世界是无边界的,学习也是无穷尽的。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
要铭记谆谆教诲,不负深情嘱托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擎起接力的青春火炬
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书写青春故事,唱响梦想旋律
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
同亿万人民一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新青年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